[发明专利]一种贝类酶解液中重金属的脱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6193.X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聂鸿涛;姜坤银;李宁;黄金玉;闫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酶解液中 重金属 脱除 方法 | ||
1.一种贝类酶解液中重金属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煤矸石研磨成粉末后置于灰皿中,在灰皿中加入碳酸钠,在温度为1000-1200℃的条件下焙烧1-2h后研磨,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在300-350℃的条件下氧化1-1.2h,再加入盐酸溶液,在50-60℃的条件下浸泡1-1.5h,过滤后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草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洗涤滤渣,加入氢氧化钠研磨均匀,600-650℃处理1-1.2h,得到熔渣,加入去离子水,50-60℃静置2-3h,得到混合物,将混合液加入到混合物中,超声3-5h,得到铁掺杂分子筛,将铁掺杂分子筛在压力为0.1MPa、流量为60ml/min的氮气保护下,于管式炉中700℃处理2h,然后通入压力为0.1MPa、流量为40ml/min的氢气,处理3h,然后通入压力为0.1MPa、流量为60ml/min的氮气,得到磁性铁原位掺杂的分子筛;
步骤2:将壳聚糖粉溶于甲醇中,加入苯甲醛,在室温下搅拌15-17h,过滤,用甲醇在索氏提取器中萃取4h,再用乙醚洗涤,干燥,得到产物Ⅰ,配制环氧氯丙烷、盐酸、乙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产物Ⅰ,搅拌,90-100℃恒温水浴,回流反应3-5h,过滤,丙酮洗涤产物,50℃烘干得到产物Ⅱ,将产物Ⅱ、硫脲和无水碳酸钠放入三口烧瓶中,形成混合物,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水,加入ClCH2COOH,在90℃回流2-3h,过滤,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得到产物Ⅲ,将产物Ⅲ置于质量分数4%的HCl中浸泡48h,再用0.5mol/L的NaOH浸泡5min,得到硫脲乙酸壳聚糖;
步骤3:将磁性铁原位掺杂的分子筛和硫脲乙酸壳聚糖混合均匀,加入到体积分数为23.1%-24.2%的戊二醛溶液中,于70-80℃下反应1-2h,将产物洗涤至中性,再在50℃-60℃的干燥箱内干燥12h,将干燥产物粉碎,得到分子筛/壳聚糖复合物,步骤3中磁性铁原位掺杂的分子筛和硫脲乙酸壳聚糖按照质量比(2-3):1混合均匀;
步骤4:将贝类匀浆液酶解并灭酶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超滤,收集滤液,得贝类酶解液,将分子筛/壳聚糖复合物加入到贝类酶解液中,超声振荡1~2h后,沉淀物经外界磁场分离,即得脱重金属的贝类酶解液;
步骤1中碳酸钠与煤矸石粉的质量比为1:(3-4),草酸与滤液中Fe3+的摩尔比为(2-3):1,氢氧化钠和滤渣的质量比为1:1,去离子水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30:1;
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粉与甲醇的料液比为7g:350mL,苯甲醛与甲醇的体积比为7:100;所述环氧氯丙烷、盐酸、乙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体积比为环氧氯丙烷:盐酸:乙醇:水=100:2:125:125;产物Ⅰ与环氧氯丙烷、盐酸、乙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的料液比为1g:4mL;产物Ⅱ、硫脲、无水碳酸钠的质量比为0.6:0.8:1;ClCH2COOH与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g:1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