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6433.6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2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66;E04B1/7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古建筑 横梁 防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横梁防水领域,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横梁主体的外表面与固定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压板安装在横梁主体的外表面;S2:在压板的外表面包裹隔水层,将吸水层安装在隔水层与单向导液膜之间;S3:将滤网包裹在单向导液膜的外表面;S4:将保护层包裹在滤网的外表面。本发明,能够提高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的防水效果,对横梁进行一定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梁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
本发明涉及横梁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对古建筑的修缮工作,特别是地震频发地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古建筑横梁的防水效果,一般的防水方案是在屋面结构体的外表面铺设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自下至上依次为:保护层和防水层,防水层在防水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建筑木结构主要由榫卯连接,典型的即为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身做成卯口形式,这种连接节点具有刚柔并济的作用,结合我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自身,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耗能能力。然而由于外界因素作用(地震、台风、环境温湿度等)和木材自身缺陷等原因,在榫卯节点部位发生挤压变形后,榫和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使得榫卯节点逐渐变得松动、榫和卯之间空隙加大,更甚者出现局部拔榫、节点松脱等现象,特别对于椽木和横梁来说,松脱移动容易导致其上方的筒瓦和底瓦连接处移位产生缝隙,在雨天时屋面上的水容易从缝隙处渗漏到下方,使得古建筑横梁浸泡在水中,由于横梁多为木质结构,木质结构受到雨水浸泡后膨胀变形,长期作用下降低支撑结构的强度,影响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屋顶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防水结构,仅仅通过防止水分进入横梁对其进行防水,防水手段单一,防水效果较差;2.其隔水层设置在防水结构的最外层,隔水层极易出现老化,导致防水效果差、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
为此,提出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提高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的防水效果,减少水浸泡对横梁造成的损坏,对横梁进行一定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徽派木质古建筑横梁防水结构,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横梁主体的外表面与固定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内侧面之间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直杆,且直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与压板活动连接,所述压板远离横梁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包裹有隔水层,所述隔水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单向导液膜,所述单向导液膜与隔水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吸水层,所述单向导液膜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流水孔,所述单向导液膜的外表面包裹有滤网,且滤网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压板靠近横梁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
此设置用于保证两个固定块可与压板之间进行活动,从而能够使两个固定块同时向内侧运动,进而将压板安装在横梁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横梁主体的外表面,所述压板与横梁主体两者相接触的内表面相互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