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6644.X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牟世伟;柳成良;范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威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63/10;C09J11/04;H01L5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模组 遮光 用光 固化 粘合剂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分A: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5‑70份;组分B: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5‑20份;组分C:一种或多种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10‑40份;组分D:含氮原子结构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12‑45份;组分E:含硫或磷原子结构的增粘助剂0.2‑5份;组分F:二种或以上裂解型光引发剂1.0‑8份;组分G:炭黑或以UV单体为载体的炭黑预混物0.05‑3份。本发明能兼顾光密度和深层固化问题;对于玻璃和不锈钢具有优异的粘接力,非常适合大尺寸电视模组材料的组装,且改善了固化后胶水表面发粘问题,更加环保健康,便于施工和客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推动了触控技术进步,尤其是消费类显示电子设备的更新迭代。显示模组一般分为LCD液晶模组或OLED模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显示设备越来越薄,尺寸越来越大。显示模组在生产组装过程中,许多地方需要用到高性能胶水起粘结作用,对于胶粘剂辅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追求更薄更美观的外观设计,原有的机械固定或者板材固定的模式,被胶粘剂直接取代。
以大尺寸电视显示模组为例,为了追求美观,其边缘已渐渐采用黑色遮光UV胶来取代原有的板材固定,从而使得显示模组更薄更轻便(见示意图1)。显示模组背面有时候会采用不锈钢基材,以提高电视的抗冲击性等,这对于胶水提出了各种严苛的要求。首先胶水要有良好的遮光性能,在显示模组点亮时,不能有光外溢。同时胶水还要有足够的固化深度,有的粘结处胶水固化深度要求可达400微米,要求内部完全固化。由于胶水一面是裸漏在外的,要求表干优异,以防止污染;胶粘剂固化后需要有优异的粘结力和过高温高湿、高低温循环等可靠性。
一般的UV胶,粘结力并不能满足玻璃和不锈钢基材的粘接要求;并且当固化深度超过200um就很难做到优异的遮光性,如光密度在1以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采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PUR)技术或者双重固化UV胶体系。PUR技术施工时往往需要加热到90C以上使用,点胶后还有一定的保压和初始强度形成时间,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尤其是大尺寸电视模组设备的组装。双重固化如UV/热或者UV/湿气固化体系,无论是热或者湿气,都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工艺复杂性,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模组遮光封边用光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分A: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5-70份;组分B: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5-20份;组分C:一种或多种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10-40份;组分D:含氮原子结构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12-45份;组分E:含硫或磷原子结构的增粘助剂0.2-5份;组分F:二种或以上裂解型光引发剂1.0-8份;组分G:炭黑或以UV单体为载体的炭黑预混物0.05-3份。
优选的,所述组分A: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5-70份,所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衍生自聚酯或聚醚类,或它们的任意共聚物,重均分子量大于等于10000,官能度小于等于3,优选30-65重量份,官能度小于等于2;
所述组分B: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5-20份,玻璃化温度大于等于60C,官能度小于等于2;优选6-18重量份,玻璃化温度大于等于80C;
所述组分C:一种或多种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10-40份,单体玻璃化温度高于40C,官能度小于等于2;优选12-35重量份,单体玻璃化温度高于6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威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塔威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