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7244.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季昆玉;贾俊;王健;杨波;曹远志;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1R2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2253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开关 等值 阻抗 特性 压台 故障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定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通过换相开关测量输电线路的电压及电流;当线路发生故障,通过步骤一中的电压及电流计算换相开关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通过仿真低压台区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等值阻抗特性,建立等值阻抗特征库,并确定不同的等值阻抗和等值阻抗变化量对应的故障类型;根据步骤二中的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从步骤三中的等值阻抗特征库中找到对应的故障类型。过该方法快速实现故障类型的判断和定位,降低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的劳动力,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定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配电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电质量有待改善。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相关制造业水平提升,为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低压配电台区拓扑复杂,一般发生故障后排查很慢,且增加了供电公司运维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配变台区的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低压配电台区拓扑复杂故障排查慢的问题,提供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快速定位故障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通过换相开关测量输电线路的电压及电流;
步骤二:当线路发生故障,通过步骤一中的电压及电流计算换相开关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
步骤三:通过仿真低压台区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等值阻抗特性,建立等值阻抗特征库,并确定不同的等值阻抗和等值阻抗变化量对应的故障类型;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中的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从步骤三中的等值阻抗特征库中找到对应的故障类型。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换相开关设定测量时间间隔,获得不同时间节点的电压及电流值;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的电压及电流值获得不同时间节点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
优选的,所述测量时间间隔为5分钟。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换相开关的等值阻抗以及等值阻抗变化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Un+1和In+1为换相开关当前时刻量测值,Un和In为换相开关上一时刻量测值,Un-1和In-1为换相开关上上时刻量测值。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故障类型包括用户侧短路故障,电源侧短路故障,用户侧单相接地故障,电源侧单相接地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通过低压配电台区的输电线路上原有的换相开关进行数据的检测后对故障进行判断定位,无需在输电线路上加装新的检测装置即可实现该方法,便于推广使用,且降低使用成本。通过该方法快速实现故障类型的判断和定位,降低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的劳动力,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换相开关等值阻抗特性的低压台区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违规视频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诱蚊灭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