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7644.1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04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压式出风 装置 | ||
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设置有导风板、用于装配于风道出口的主架体以及六维驱动机构,导风板的内表面为导风面,导风面为中间凸起的弧面结构,导风面自中心部位逐渐向边沿区域连续过渡,且导风板装配于主架体,六维驱动机构装配于主架体与导风板之间。该扩压式出风装置,通过六维驱动机构驱动导风板按照前后、左右或者上下方向运动,能够改变风道出口处导风板的扩压深度,实现出风范围的改变,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风扇、空调、净化器、加湿器等家用出风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家用出风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均是通过导风板改变出风方向进行导风或者是机身摇摆来改变出风口的方位,出风的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合理的分配吹风的范围,造成出风的浪费和用户的体验感差的问题常有发生。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该扩压式出风装置,能够改变风道出口处导风板的扩压深度,实现180°出风范围的覆盖,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扩压式出风装置,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的内表面为导风面,导风面为中间凸起的弧面结构。
优选的,导风面自中心部位逐渐向边沿区域连续过渡。
优选的,导风板呈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导风板装配于风道出口,风道出口的一端口径小、另一端口径大,口径大的一端为气流排出离开风道的位置。
优选的,风道出口自口径小的一端至口径大的一端连续过渡。
本发明的扩压式出风装置,还设置有用于装配于风道出口的主架体以及六维驱动机构,导风板装配于主架体,六维驱动机构装配于主架体与导风板之间,且六维驱动机构驱动导风板按照前后、左右或者上下方向运动。
优选的,主架体设置有用于与风道出口连接的风道接口,六维驱动机构装配于风道接口。
优选的,六维驱动机构设置有支撑架、左右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分别装配于支撑架。
优选的,左右驱动机构设置有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一转动轮;
第一驱动马达与导风板固定,第一驱动马达的马达轴与第一转动轮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马达驱动第一转动轮旋转;
支撑架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转动轮啮合。
本发明的扩压式出风装置,左右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轮,限位轮与第一转动轮同轴连接,限位轮的半径大于第一转动轮的半径,限位轮贴合第一齿条的侧壁。
优选的,导风板靠近风道出口的一面为挡风板的内表面,导风板背对风道出口的一面为挡风板的外表面;
第一驱动马达固定于挡风板的内表面;或者
第一驱动马达固定于挡风板的外表面,第一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穿过挡风板设置的穿孔与第一转动轮固定装配。
优选的,设置有两套左右驱动机构,两套左右驱动机构分别呈上下排布设置于支撑架。
优选的,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定部、前后滑套、前后滑杆和第三定部,前后滑套、前后滑杆,第二定部固定于风道出口,前后滑套与第二定部固定连接,前后滑杆滑动装配于前后滑套,第三定部与前后滑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