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7885.6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强;洪剑城;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1/12;C08L25/14;C08L51/00;C08K13/04;C08K7/14;C08K5/3492;C08K5/5313;C08K7/00;C08K3/34;C08K5/29;C08K5/057;C08K5/34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增强 聚酰胺 聚苯醚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低黏度聚酰胺6树脂、高黏度聚苯醚树脂、低黏度聚苯醚树脂、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季戊四醇锌、硅烷偶联剂、层状硅酸盐、烷基次膦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无碱玻璃纤维。该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可应用于制造汽车和电子电器元件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6(PA6)为结晶型树脂,耐化学性、加工性优良,但吸水性大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和尺寸稳定性差,而聚苯醚(PPO)为非结晶型树脂,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但加工性、耐化学性和抗冲击性差。将聚酰胺6和聚苯醚制备成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可以克服聚酰胺6和聚苯醚的缺点,使组合物具有刚性高、蠕变小、热变形温度高、耐冲击性和耐油性好等特点。从微观结构看,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形成海-岛结构,聚酰胺6对组合物的贡献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涂装性和成型加工性,聚苯醚对组合物的贡献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刚性和尺寸稳定性。但是,由于结晶的PA6和非晶的PPO在热力学上不相容,导致共混物分散相相畴尺寸过大,相界面作用力弱,从而导致材料强度、韧性不足,因此,制备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的关键在于相容化技术。
由于聚苯醚的介电常数非常低,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可以广泛用于生产电器产品,尤其是耐高压及户外使用的部件,如光伏行业使用的各种接线盒、彩电中的行输出变压器等,因此要求聚苯醚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随着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等环保法规的发布,研究开发符合国际阻燃和环保要求的阻燃增强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已成为塑料改性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