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8146.9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辉;赵建科;徐亮;刘峰;张玺斌;李晓辉;午建军;刘勇;毛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过 测试 系统 | ||
1.一种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包括光源、平行光管及测试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平行光管出光口与测试腔体入光口之间的可变光阑装置;
所述测试腔体为双球型腔体,包括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由两个半球壳相对接而成,所述两个半球壳的球心均位于密封腔体内部,且两个半球壳的球心之间用于放置被测相机;在两个半球壳对接中心、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有入光口,与入光口相对的两个半球壳对接处设有光陷阱;
所述可变光阑装置包括叠层光阑与推拉光阑;
所述叠层光阑包括至少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上开有通光孔,每个挡板的通光孔口径不同;各挡板叠层设置且确保各个通光孔同心;
所述推拉光阑包括两块平板,两块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能够在该平面内相对或相向平移,两块平板的相对处设有弧形凹部;两块平板相接触即推拉光阑闭合时,相对处形成关于接触面对称的狭缝;
所述推拉光阑与叠层光阑平行设置且与光束传播方向相垂直,所述通光孔、狭缝与测试腔体入光口同轴,光源发出的光经平行光管出射后,经过可变光阑装置后通过入光口进入测试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球壳相互对称;所述通光孔为圆形;所述两块平板为相互对称的矩形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弧形凹部设置在平板长边上;所述推拉光阑还包括推拉槽,矩形平板能够沿推拉槽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光阑与推拉光阑的尺寸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Φ≥d,Φ1≥d1;
L≥Φ1,W≥Φ1;
L0≥Φ1;
其中,Φ为最大通光孔直径,d为入射能量柱最大直径,Φ1为针对最大口径被测相机的次大通光孔直径,d1为被测相机最大口径,L为推拉光阑的长边尺寸,W为推拉光阑闭合后的宽边尺寸,S为推拉光阑的推拉槽长度,L0为推拉光阑闭合后的狭缝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Φ与Φ1还满足如下约束:
Φ≤d+20,Φ1≤d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Φi满足如下约束:
di≤Φi≤di+20;
其中i为2至n的正整数,n为挡板的数量,Φi为针对第i个被测相机的通光孔直径,di为第i个被测相机的口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拉光阑弧形凹部的曲率半径R0满足如下约束:
R0≥2Φ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的结构尺寸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l=2r+Δr≤J
2r≤M
其中a为被测相机的最大口径;h为平行光管中心高度;J为实验室的长度,M为实验室的宽度,H为实验室的高度;r为半球壳半径,Δr为两个半球壳的球心之间的距离,l为两个半球球心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平板及密封腔体的内壁材料均采用黑色亚克力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光束先经过的位置为前部;
所述叠层光阑中的各个挡板按照通光孔口径从大到小依次叠层设置;通光孔口径最小的挡板位于最前部;
所述推拉光阑位于叠层光阑的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1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