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8255.0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泽;唐梅;李慧;贺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家兔耳缘静脉血清,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
S2:第一次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为肥大细胞和血小板各1ml混匀,肥大细胞的密度为1.5×107个/ml,血小板的密度为6×108个/ml,2天后,第二次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2天后,第三次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
S3: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注射4周后采集耳缘静脉血清,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通过对比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注射前后指标,来判断成模情况;
S4:对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注射4周后的家兔进行动脉血管超声检测,判断成模情况;
S5:对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溶液注射4周后的家兔手术取出腹主动脉以及颈总动脉,制作病理切片检测成模情况,该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家兔采用普通饲料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采集家兔耳缘静脉血清的方法设置为:将家兔固定,用小镊子拔去拟采血部位的毛,再用60W手术照明灯对准兔耳照1-2分钟,照射距离2-5厘米,或用电吹风吹热或用二甲苯棉球擦耳壳,待血管扩张充血后,用事先贴好一小块橡皮膏的试管,在橡皮膏处垫在欲采血的兔耳下部,然后用手术刀尖或粗针头在耳缘静脉上轻轻刺破一小孔,再用干棉球擦一下破口,随即血液迅速流入试管,待取血数量达到要求前,移开照明灯,一次采血5~10ml,取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如流血不止时,再用一条橡皮膏贴在压迫伤口的棉球及耳廓皮肤上,过几分钟便可完全止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肥大细胞和血小板之间通过离心混匀设备进行混匀,且在肥大细胞和血小板混匀前分别将其加热至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动脉血管超声检测的具体方法设置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连续扫查方式,首先从颈根部甲状腺外侧开始纵扫,显示血管长轴,可显示颈总动脉,探头逐次向上移动,移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时,再往上扫查便分别出现两条血管的纵切面,即颈内、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好发部位,着重超声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2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龟鳖养殖用水下多层喂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牛生态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