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冻层大块的露天矿山爆破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8360.4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会成;杨家全;张相羽;曹建福;林明明;于涵;刘红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8;F4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大块 露天 矿山 爆破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冻层大块的露天矿山爆破技术方法,属于采矿工程爆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一、钻孔: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测定方位,确定孔位和孔排距,采用250mm孔径的牙轮钻机在具有冻层的爆破作业平台上钻设炮孔;步骤二、装孔:根据所得炮孔,采用间隔装药,先向炮孔中连续装药9/17,之后回填碎石7/34,再装药1/17,之后再回填碎石7/34;步骤三、起爆方式:每个炮孔装三发雷管,雷管装在起爆弹内,分别设置在底部连续装药处的上下和上部装药处的中间位置,雷管导线与地表导爆管连接,使用起爆器起爆。本发明连续装药药柱对冻层主要是松动作用,改装药柱直接作用在冻层上,起到破碎作用,有效避免了大块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冻层大块的露天矿山爆破技术方法,属于采矿工程爆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露天矿山爆破工程一般实施松动爆破,要求爆破质量能够满足铲装运输及旋回破碎机对矿石的块度的要求。目前较为常用的穿孔设备是牙轮钻机(250mm孔径),孔网参数设计根据岩石性质的不同,会有所差别。设计台阶高度为15m的台阶,常用的孔排距8m×6m,超深2m,炮孔深度17m,下部连续装药约10m,回填高度约7m,如图1所示。在寒冷的北方,冬季地表一般会有约2m厚的冻层,这种传统的爆破方式,对冻层的爆破效果较差,往往会产生大的冻块,不利于铲装运输,也不利于矿石进入旋回破碎机的破碎,处理大的冻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本发明旨在解决冻层大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冻层的爆破效果较差,产生较大冻块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避免冻层大块的露天矿山爆破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避免冻层大块的露天矿山爆破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钻孔:根据实际地形条件,采用三角形布孔,测定方位,确定孔位和孔排距,采用牙轮钻机在具有冻层的爆破作业平台上钻设炮孔;
步骤二、装孔:根据使用的钻机所得的炮孔,炮孔孔径为250mm,采用间隔装药,先向炮孔中连续装药,装药长度为炮孔深度的9/17,之后回填碎石,回填碎石的长度为炮孔深度的7/34,回填碎石之后再装药,装药长度为炮孔深度的1/17,之后再回填碎石,回填碎石的长度为炮孔深度的7/34;
步骤三、起爆方式:每个炮孔装三发雷管,雷管装在起爆弹内,分别设置在底部连续装药处的上部和下部还有上部装药处的中间位置,采用地表微差,孔间延时17ms,排间延时65ms,复式串并联方式连线,采用逐孔起爆方式,连接导爆管起爆网络,使用起爆器起爆。
所述炮孔的深度为17m。
所述孔排距参数,孔距为8m,排距为6m。
所述乳化炸药的规格为药卷直径220mm的成品乳化炸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对传统的装药结构进行了改变,为了针对约2m厚的冻层,在原约7m的回填高度的合适位置,填装药柱,整个炮孔同时起爆,能有效改善冻层大块的问题,在原炮孔填塞的合适位置增加药柱,主要是考虑药柱爆破后,对上部冻层产生有效的破碎作用,并且同时要保障填塞的高度,避免爆破时出现冲孔现象,影响爆破效果,经过实际验证,这种装药结构能够满足爆破效果要求。
本发明中回填的碎石7/34与之后装药1/17作为连续装药9/17的填塞,以及之后回填的碎石7/34做为后装的1/17药柱的填塞,能够满足爆破要求,保证填塞长度。爆破后,连续装药药柱对冻层主要是松动作用,而改装的1/17药柱,爆炸力直接作用在冻层上,起到破碎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大块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