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8484.2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 插头 连续 设备 | ||
1.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包括机架(1)和配电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并与料壳配合的给进槽(3)和给进装置(4),所述的给进槽(3)的上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针机构(7)和载带送针装置(5),所述的载带送针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载带送针座(31),所述的载带送针座(31)上设置有载带配合的载带送针导筒(32)和载带送针槽(33),所述的载带送针槽(33)内还设置有与载带配合的载带给进滑槽(34),所述的载带送针槽(33)的中部配合有载带给进棘轮(35),此载带给进棘轮(35)连接有载带给进马达(36),所述的载带送针槽(33)位于给进槽(3)正上方的部位设置有插针槽,所述的载带送针槽(33)的末端配合有载带下料装置(6),所述的给进槽(3)的进口端配合有料壳输送装置(8)、位于插针机构(7)的出料侧设置有压针装置(9),所述的给进槽(3)位于压针装置(9)出料侧上部的位置设置有高度检测块(66),所述的高度检测块(66)的下部开设有与给进槽(3)对接的检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带下料装置(6)包括与载带送针槽(33)配合的载带下料给进槽(38),所述的载带下料给进槽(38)的末端连接有载带出料斜槽(39),且载带下料给进槽(38)配合有不少于3个载料给进棘轮(35),至少有一个载料给进棘轮(35)连接有载带下料电机(40),其与载料给进棘轮(35)配合有载带给进马达(36),所述的载带下料电机(40)连接到配电控制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机构(7)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插针电机(41)和插针座(44),所述的插针座(44)上 设置有插针升降装置(45),所述的插针升降装置(45)包括设置在插针座(44)顶部的第一插针转臂(49),所述的第一插针转臂(49)的一端连接有插针升降连接块(50)、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插针升降拉杆(48),所述的插针升降连接块(50)与插针座(44)上的插针升降座(51)连接,所述的插针升降座(51)下部连接有与载带送针槽(33)上的插针槽配合的插针块(52),所述的第一插针升降拉杆(48)的下部连接有与插针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的插针升降凸轮(43)配合的凸轮配合转块(47),所述的插针电机(41)连接到配电控制箱(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升降装置还包括穿过插针座(44)竖直部分的第二插针转臂(54),所述的第二插针转臂(54)的一侧与插针升降座(51)的下部配合、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插针升降拉杆(53),所述的第二插针升降拉杆(53)的下部连接有与插针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的插针升降凸轮(43)配合的凸轮配合转块(47),且两个凸轮配合转块(47)通过销轴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极插头的连续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座(44)上还设置有与插针槽底部配合的插针卡位装置(46),所述的插针卡位装置(46)包括与插针座(44)上的左右走向的滑轨配合的两块插针卡位活动块(57),两块插针卡位活动块(57)下部连接有相互匹配并与插针槽内的插针配合的插针卡位块(58),所述的插针卡位活动块(57)的外侧设置与中部铰接在插针座(44)上的插针卡位转臂(56)的上端配合,所述的插针卡位转臂(56)的下端与插针电机(41)的输出轴上套接的插针卡位曲柄(42)配合,且两个插针卡位转臂(56)连接的插针卡位曲柄(42)相位差为1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4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音箱的屏幕切换方法及智能音箱
- 下一篇:板状物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