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8746.5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鲍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煜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0 | 分类号: | F21V5/00;F21V5/08;F21V14/02;F21V14/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孟湘明;李高峰 |
地址: | 31547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单元 工作 以及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透光单元适于供至少一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其中所述透光单元包括一第一透光部和一第二透光部,其中所述第一透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光部并且凸出于所述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自所述第二透光部朝向该光源所在位置凸出,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折射率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灯具领域,尤其涉及到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工作灯的使用环境多样,有的时候需要汇聚光线以集中照明某个区域,有的时候需要扩散光线以照亮较大的范围。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中工作灯的焦距需要可以变换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目前市场上的工作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的目的。一种是通过在工作灯的光源前部分别设置一个聚光透镜或者是一个散光透镜的方式,当工作灯需要在聚光模式下工作时,聚光透镜被移动到光源的前部以使得光线通过所述聚光透镜被汇聚,当工作灯需要在散光模式下工作时,散光透镜被移动到光源的前部以使得光线通过所述散光透镜被扩散。很显然,这样的方式使得整个工作灯需要配置有驱动机构以驱动所述聚光透镜或者是所述散光透镜移动,从而工作灯的结构变得复杂。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改变透镜组的焦距或者是在轴向方向改变光源和透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工作灯的焦距变化。显然,通过这种方式设计而成的工作灯需要为可变的透镜组或者移动的透镜或者是光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并且配置相关的机构以使得透镜组的焦距可变。工作灯的在轴向方向的尺寸需要被扩大以配合焦距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费者对于工作灯的便携性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这对于工作灯的尺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型化的工作灯是发展的方向。
上述的两种类型的工作灯不仅和小型化的趋势相悖,并且也不利于降低工作灯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简单设计的所述透光单元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光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在被设计为较小尺寸的同时能够实现变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的一光源和所述透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在保持固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变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透光单元的不同透光区域对应于不同的焦距,从而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单元后辐射的角度和方向可以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的所述光源能够在保持所述光源和所述透光单元距离固定的同时被转动以对准于所述透光单元的不同透光区域,从而获得不同的光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的所述透光单元能够在保持所述光源和所述透光单元距离固定的同时被转动以使得所述光源对准于所述透光单元的不同透光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可以通过同一光源获得不同的照明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透光单元、工作灯以及应用,其中所述工作灯可以通过不同的光源获得对应的不同的照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透光单元,适于供至少一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其中所述透光单元包括一第一透光部和一第二透光部,其中所述第一透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光部并且凸出于所述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自所述第二透光部朝向该光源所在位置凸出,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透光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分别沿着轴向方向环状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煜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余姚煜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