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驾驶飞行系统和用于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0318.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苏宪;钱晨辉;张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零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30;B64C27/50;B64C27/14;B64D47/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张涛;吴丽丽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飞行 系统 用于 控制系统 | ||
1.一种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飞行系统包括:
主体(20)和连接到所述主体的提升机构(40),
其中,所述提升机构(4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的两个旋翼组件臂结构,
其中,每个旋翼组件臂结构分别包括:臂(72)、可枢转的旋翼组件(42)、用于驱动所述旋翼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的电动机(82)和用于安装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基座(84),
其中,所述臂的一个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的一侧上,以使所述臂在所述旋翼组件臂结构的臂展开位置和臂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臂的另一端部上可枢转地设置有所述电动机基座,
其中,所述电动机基座的旋转轴线高于所述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重心,并且所述电动机基座的旋转轴线与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重心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旋翼组件(42)在飞行状态下的总长度的四倍,
并且其中,在所述臂展开位置中,所述两个旋翼组件臂结构的臂(72)与所述主体的横向轴线之间成第一固定角度(α)地位于主体两侧,使得在所述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的俯视平面上,所述两个旋翼组件臂结构的臂(72)呈V型的形式布置于所述主体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基座的旋转轴线与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重心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旋翼组件(42)在飞行状态下的总长度的八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折叠位置中,所述臂(72)与所述主体的纵向轴线之间成第二固定角度(γ)地位于主体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角度(α)在0~55°的范围中,并且所述第二固定角度(γ)在0~10°的范围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展开位置中,所述电动机基座的旋转轴线与主体的横向轴线之间成第三固定角度(β),其中,所述第三固定角度(β)在0~25°的范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基座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P)在0~90°的范围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翼组件臂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臂展开位置中,将所述旋翼组件臂结构的臂(72)与所述主体的横向轴线之间成所述第一固定角度(α)地保持在所述主体的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臂限位结构(150)、限位块(155)以及弹簧(160),其中,在所述臂展开位置中,所述弹簧(160)对限位块加载,使得所述限位块(155)能够与所述臂限位结构(150)接合,以阻止所述旋翼组件臂结构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解锁部件(165),所述限位解锁部件(165)与所述限位块(155)连接,并且所述限位解锁部件(165)在被致动时克服所述弹簧(160)的力而使所述限位块(155)与所述臂限位结构(150)解除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12),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72)通过弹性枢转轴与所述主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零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零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3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用于海上无人艇的可伸缩式风帆
- 下一篇:压力舱壁和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