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567.5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康宁;李兆宇;李潇;高彩辰;陈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外 分流 通道 换热器 空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管体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管体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设置有分流机构,制冷剂经所述分流机构分流后进入若干个所述第一腔体内。通过将管外和管内两种分流方式结合起来,先使用分流机构在第一集流管外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各个第一腔体的制冷剂流量大致相同,然后再在各个第一腔体内部使用具有引射作用的引射孔管进一步分流,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液均匀性,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充注量少等优点,早已在室外单冷机大批量推广应用,在微通道蒸发器及热泵机型上技术尚不太成熟,主要存在气液两相分配不均、制冷和制热流路很难兼顾、室外机作为热泵时容易结霜等难题,使得热泵型微通道换热器难以进入实用化阶段。
目前一般采用管外分流或管内分流两种方式用于解决气液两相分配不均问题,但两种单一的分流方式还不能够完全解决分流不均问题,如管外分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将集流管分成若干个腔室,然后采用分流器对集流管内每个腔室进行分流,而每个腔室内部由于没有均流机构分流不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而对于单独的管内分流方式由于集流管内部为一个大腔体,内部气液两相复杂性造成诸如液位波动对每一根扁管流量影响较大,集流管内部近端和远端的扁管流量分配相差较大,分流不均现象同样存在。
目前也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技术,如专利号JP 6493575 B1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流管内外同时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但是这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需要分三部分进行焊接,所采用的隔片结构复杂,集流管中的隔板与隔片之间的装配较难,进而导致工艺复杂,且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解决了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分流不均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且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分流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管体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管体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设置有分流机构,制冷剂经所述分流机构分流后进入若干个所述第一腔体内。通过将管外和管内两种分流方式结合起来,先使用分流机构在第一集流管外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各个第一腔体的制冷剂流量大致相同,然后再在各个第一腔体内部使用具有引射作用的引射孔管进一步分流,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液均匀性,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通过分隔机构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可以使相同流量的分别进入不同的第一腔体中进行下一步的分流,第一腔体作为进一步分流的场所,保证了制冷剂的分流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隔片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隔片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对应设置在贴近第一集流管管壁位置。通过第二隔片上的孔洞可以将经节流机构初步分流的制冷剂引入到第二腔体内,孔洞的位置可以根据制冷剂的流向适应性调整,制冷剂引入到第二腔体后经第一隔片上的开口进入第一腔体内,制冷剂在第一腔体内再经过引射孔管进行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本体包含公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