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预应力束桥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0601.9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束新宇;王凡;林丽军;顾志忠;周强;王建平;王刚;鲁荣利;任新伟;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桥梁 施加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无预应力束桥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施加装置设置在桥墩(1)顶部与钢箱梁(2)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桥墩(1)与钢箱梁(2)的支座(13)内侧;预应力施加装置包括有垫板(3)、同步液压千斤顶(4)、螺旋千斤顶(5)和调平板(6);所述垫板(3)纵向设置在桥墩(1)的顶部、靠近支座(13)位置处;所述螺旋千斤顶(5)有两组,分别布置在垫板(3)的前后两端,每组螺旋千斤顶(5)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同步液压千斤顶(4)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在两组螺旋千斤顶(5)之间;所述调平板(6)呈楔形,垫设在同步液压千斤顶(4)和螺旋千斤顶(5)的顶部与钢箱梁(2)之间,并且调平板(6)的顶面坡度与钢箱梁(2)的底面纵坡的坡度相适应;
所述预应力施加装置还包括有垫环(7);所述垫环(7)与同步液压千斤顶(4)的数量相适应,且对应垫设在同步液压千斤顶(4)的顶部与调平板(6)之间;所述垫环(7)的外径不大于42cm,内径不大于35cm;
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钢箱梁(2)吊装至已施工完成的桥墩(1)和临时支撑(15)上;所述临时支撑(15)支设在桥墩(1)之间;
步骤二,调整各段钢箱梁(2)的位置,进行现场焊接连接,待钢箱梁(2)全部焊接完成,形成连续梁体系;
步骤三,在钢箱梁(2)的空腔内、对应桥墩(1)的位置处浇筑墩顶混凝土;
步骤四,按照设计图纸,在连续梁体系的顶部、对应连续梁体系的正弯矩区位置铺设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1),一次铺完各跨的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1),使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1)与连续梁体系结合后以组合截面体系参与结构受力;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1)由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块拼接而成;
步骤五,浇筑正弯矩区预制桥面板块之间的湿接缝,待湿接缝强度与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时,进行步骤六;
步骤六,安装操作平台:将操作平台安装在负弯矩区中的桥墩(1)的上部;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有固定架(8)、悬挑架(9)和平台板(10);所述固定架(8)有一组,沿横向间隔布置,每个固定架(8)纵向设置;所述固定架(8)呈门形,包括有两条竖边(8.1)和连接在两条竖边(8.1)顶部之间的纵边(8.2);固定架(8)的纵边(8.2)搭设在桥墩(1)的顶部,固定架(8)的两条竖边(8.1)分别位于桥墩(1)的前后两侧且与桥墩(1)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挑架(9)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桥墩(1)的前后侧;每个悬挑架(9)的纵向切面呈L形,包括有水平框架(9.1)和竖向框架(9.2);所述水平框架(9.1)横向连接在对应一侧的一组固定架(8)的竖边(8.1)底部,与固定架(8)形成整体;所述平台板(10)满铺水平框架(9.1)顶部;
步骤七,在负弯矩区的各个桥墩(1)上安装预应力施加装置:将垫板(3)和调平板(6)吊运到桥墩(1)上,固定垫板(3);将螺旋千斤顶(5)安装在垫板(3)上,在螺旋千斤顶(5)的顶部放置调平板(6),并将螺旋千斤顶(5)顶起,使调平板(6)紧贴在钢箱梁(2)的底面;
步骤八,将同步液压千斤顶(4)吊运至负弯矩区的桥墩(1)顶部,并对同步液压千斤顶(4)进行精确定位;
步骤九,顶升桥墩(1)顶部的同步液压千斤顶(4),将负弯矩区的钢箱梁(2)顶起到设计高程,顶升完成;
步骤十,在同步液压千斤顶(4)顶部与调平板(6)底部之间加设垫环(7);
步骤十一,按照设计图纸,在连续梁体系的顶部、对应负弯矩区的位置处铺设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2),依次铺完各跨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2),使连续梁体系的负弯矩区的受拉区与数值减小;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12)由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块拼接而成;
步骤十二,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块安装完成后,穿插负弯矩区预制桥面板块之间的湿接缝钢筋,并浇筑湿接缝混凝土;
步骤十三,进行落梁:待步骤十二中湿接缝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顶升的钢箱梁(2)回落到支座(13)上,至此施工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的长度不小于160cm,垫板(3)的宽度不小于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6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