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615.0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明;杨美兰;张正柱;刘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检工件 转轴 检测 工件表面 定位板 检测线 螺旋纹 螺旋线 工装 外圆周表面 闭合 活动连接 空间活动 同轴布置 同轴设置 轴线水平 闭合处 吊块 紧固 线端 旋向 压板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有可沿其轴线水平转动的转轴以及形成于该转轴上且与该转轴同轴布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依次活动连接有待检工件以及用于紧固该待检工件的压板,所述待检工件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在待检工件外周圆表面绕设有一圈与该待检工件外圆周表面具有空间活动余量的检测线,该检测线的两个线端于待检工件的下方处闭合且在闭合处连接有吊块。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螺旋纹检测工装,利用螺旋线的旋向以及检测方法有效的检测出工件表面是否含有螺旋线,提高了产品的检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油封漏油问题,所以对与油封结合的工件表面加工要求较高,最主要的是要求工件表面磨削时无螺旋纹路,即磨削时工件表面不得出现螺旋线,简称无螺旋磨削。螺旋线的存在会加速油封唇口的磨损,且有右旋和左旋之别,目前已知的检测方法包括有两种:(1)表面粗糙度检测,主要通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和标准块对比检测工件编码粗糙度;(2)放大法检测,通过放大镜件工件放大观察工件表面磨削质量以及是否存在螺旋纹路;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不能有效的对工件待检表面做到全方位检测,且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工装,包括有可沿其轴线水平转动的转轴以及形成于该转轴上且与该转轴同轴布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依次活动连接有待检工件以及用于紧固该待检工件的压板,所述待检工件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在待检工件外周圆表面绕设有一圈与该待检工件外圆周表面具有空间活动余量的检测线,该检测线的两个线端于待检工件的下方处闭合且在闭合处连接有吊块。
所述转轴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推移压板沿着转轴轴线移动的螺母。
在所述待检工件的外圆周表面绕设有一根检测线。
所述检测线的长度大于待检工件的周长。
所述检测线为尼龙材质。
一种待检工件表面螺旋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检工件固定连接在水平设置的转轴上;
步骤二:将待检工件的外圆周表面涂抹润滑液;
步骤三:使用一根检测线,并将该检测线绕设在待检工件任意一外圆周表面,检测线两个线端于待检工件的下方处闭合且在闭合处连接有吊块;
步骤四:测量检测线距待检工件任意一端面的距离,记录为L1;
步骤五:制定决策方案,该决策方案包括顺时针或逆时针匀速转动待检工件n圈,并测量检测线距步骤四中待检工件端面的水平距离,该距离记为L2,计算S1=|L2-L1|,当S1小于预设值P1时,判定待检工件合格,P1取值为2mm。
所述步骤五的决策方案还包括:
顺时针匀速转动待检工件n圈后逆时针匀速转动待检工件n圈,并测量检测线距步骤四中检测工件端面的水平距离L3,计算S2=|L3-L1|,当S2小于预设值P2且S1小于预设值P1时,判定待检工件合格;当S2小于预设值P2且S1大于预设值P1时,判定该待检工件不合格;当S2大于预设值P2时,重新执行该步骤;其中,P2取值为0.5mm。
所述步骤五的决策方案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坐标扫描法测量圆锥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