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梁抽油机刹车与保险操作的互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744.X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生;张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五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14;F16D125/68;F16D125/70;F16D1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刹车 保险 操作 互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梁抽油机刹车与保险操作的互锁装置,包括制动副以及其分别通过横拉杆连接的刹车装置和保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刹车操作机构和保险操作机构之间设有互锁机构,所述互锁机构包括支座、刹车摇臂和保险摇臂,所述刹车摇臂和保险摇臂一端铰接在支座上,另一端通过横拉杆连接板与横拉杆铰接,所述刹车摇臂与刹车装置联动,保险摇臂与保险装置联动,刹车摇臂和保险摇臂在同一轴线上,以支座为支点,相互限制运动。有益效果:本发明限制性地要求操作人员使用刹车和保险装置时,先刹刹车,后锁保险;解锁时,先开保险,后开刹车的操作顺序,避免了因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梁抽油机刹车与保险操作的互锁装置。
背景技术
游梁抽油机是目前国内各油田普遍采用的原油举升设备,为实现抽油机的启动、停机作业,在抽油机减速器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在刹车时,为规避处于曲柄回转半径内无法保证良好刹车状态而造成事故的风险,多数油田采用了在原刹车系统一侧加装保险装置的方式,即在抽油机尾部操作刹车的相同位置加装刹车保险装置。刹车保险装置是为杜绝原刹车发生溜车、打滑而设置的制动装置。它不能取代刹车,不能单独使用。在使用刹车及保险装置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操作顺序:抽油机停机作业后,要先刹车,后锁保险;在解锁时,要先开保险,后开刹车。以确保刹车制动有效,解锁安全。
如专利文献公开号202612444U公开了一种抽油机联动刹车锁,包括刹车毂(1)、刹车锁(2)、摇臂(3)及阻尼器(4),其特征在于:刹车毂(1)外有2个以上直齿,刹车锁(2)一端头的弯钩置于刹车毂(1)下,刹车锁(2)另一端铰链连接在减速器上,刹车锁(2)的弯钩一端铰链连接有阻尼器(4)和缓冲器(5),阻尼器(4)下端与摇臂(3)中部铰链连接,缓冲器(5)下端与摇臂(3)右端铰链连接,摇臂(3)左端与刹车拉杆相连接。专利文献公开号201068855Y公开了一种抽油机刹车防失灵装置,包括:框架1、支座2、横杆4、档杆5;其特征在于:抽油机刹车防失灵装置为框架结构,在框架1的底部设有两个支座2,支座2设有支座孔3,支座孔3内穿有横杆4,横杆4中间设有档杆5,在框架1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孔7,中间设有开口6,在框架1的左侧设有通孔8。专利文献公开号204403237U公开了一种游梁抽油机下置式卡死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游梁抽油机下置式卡死刹车装置包括底座(6)、压杆(5)、弹性杆(8)、弹簧、拨叉、挂钩(4),压杆(5)与底座(6)通过轴活动连接,压杆(5)的另一端与拨叉固定,弹簧的一端与拨叉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弹性杆(8)固定,弹性杆(8)与挂钩(4)的头部连接,挂钩(4)的另一端与底座(6)通过轴活动连接。专利文献公开号206246097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游梁抽油机上的手刹车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游梁抽油机上的手刹车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抽油机的下部,执行机构安装在抽油机的主传动链轮的侧面,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多年现场使用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加装保险装置方式虽然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但是在同一位置操作两种不同性能的装置,操作人员经常会在操作顺序上出现错误。即,操作人员误将保险当成刹车使用,此时会破坏保险装置中的制动副,甚至造成抽油机减速器损坏的机械事故。在解锁时,也会颠倒了操作顺序,会造成对制动副的冲击,甚至是制动副打齿现象。
综上所述,目前在原抽油机刹车基础上,虽然加装了同位置操作的刹车及保险装置,但是,仍然存在着操作人员误操作的事故隐患,并没有彻底解决游梁抽油机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游梁抽油机刹车与保险操纵的互锁装置,属于限制性机构,能够限制操作人员在使用刹车及保险装置时,遵循操作顺序,避免因顺序误操作而造成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五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五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螺栓球基准面加工的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轮胎花纹相似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