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波束候选的方法、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781.0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D.哈马瓦尔;N.韦耐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24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静;张颖玲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网络节点 指派 无线通信网络 存储介质 信号干扰 用户设备 关联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选择波束候选的方法、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在网络节点(800)中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选择波束候选(A,B,C)的方法,包括:获取(900)信息,信息包括指示用于多个波束候选的信号质量的信息;向多个波束候选的每个候选指派(910)因子,所述因子指示由对应波束候选生成的信号干扰;以及将至少所述相关联的信号质量和指派到选择的波束候选的因子考虑在内来选择(920)波束候选。
分案说明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280075754.2,申请日为2012年09月12日,发明名称为“用于选择波束候选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用户设备中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用户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的,在该中国专利申请记载的范围内提出分案,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同再次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中的干扰减轻,并且具体而言,它涉及一种选择波束候选的方法、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电传播是无线电波在从一个点传送或传播到另一点时的行为。取决于在两个点之间的环境,无线电波在其传播期间将受几个因素影响,如反映、衍射、吸收和散射。此外,在从网络节点110传送到用户设备(UE)130时,传播可沿如图1a所示的直视线路径,其中,波束120在仰角δ从网络节点110传送到UE 130。传播也可沿例如由来自不同散射体的反射形成的非直视线路径。非视线在不纯粹依赖视线传送的任何通信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般是在郊区中的情况。形成非视线传播的另一种类的效应是图1b所示的衍射,这是无线电波围绕锐边弯曲的结果,如在建筑物140上以仰角传送的波束125。
通常,在从网络节点110传送到UE 130时,无线电传播不只是沿在网络节点110到UE 130之间的单个不同路径,而且沿对应于多径传播环境的路径的集合。这些路径可对应于不同延迟、空间方向,并且构成不同接收功率等。更普遍地说,一般存在由某些主要方向支配的路径的连续体。
波束形成是用于定向信号传送和/或接收的技术。这通过控制从例如定向为线性阵列,或者垂直地定向为有源天线的子元素的空间分隔的天线元素传送和/或在这些天线元素接收的不同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实现。例如,参见图2中的有源天线210和产生具有不同偏振的信号的示例天线子元素230和240。
如果有源天线以此类方式安装使得天线子元素在垂直轴上展开,则一个可能的波束形成技术是表示在仰角域中引导传送和/或接收的信号的“仰角波束形成”。参见图2中具有沿垂直天线轴220垂直布置的有源元素x(1)...x(NS)的有源天线210。在此配置中的波束形成使用用于有源天线的不同子元素的不同相位和幅度来实现,使得在相对于有源天线的某些角度,不同信号经历建设性的干扰,而在其它角度,它们经历破坏性干扰。
图3a中示出在传送的情况下波束形成的一个示例。如能够看到的,网络节点300能够动态引导其传送的能量到三个不同方向,即,波束A-C。此外,网络节点300在传送到所示UE 310时,使用波束B的选择具有以下优势:将在和网络节点300与UE 310之间的直接传播路径相同的方向上引导传送的能量。这具有的效应是UE 310接收来自网络节点300的更强信号。在无动态仰角波束形成的情况下,网络节点300将转而需要使用相同波束用于所有传送,并且因此不能在朝向其感兴趣的UE 310的方向上动态集中传送的功率。
在图3b中,示出了用于传送的适合方向不一定与将对应于在网络节点300与UE310之间的视线方向的方向相同。此处,在仰角α使用波束A的传送最大化在UE 310的接收功率,这是因为它与从网络节点300到UE 310的传播路径的方向一致。如果具有仰角β或γ的波束B或C用于传送,则结果将可能是在UE 310的更低的接收功率。
应强调的是,在更普遍的设置中,可以有任意数量的波束。实际上,使用的波束甚至可动态创建,指向任意仰角方向和具有任意形状(例如,宽度),暗示无限数量的可能波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