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1431.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秦益;殷逸;莫璇;潘家鑫;高军;李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张振;王君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数据包集合,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分别携带编号;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分别携带的编号是否连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是否与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一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络管理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编号保持与网络设备之间表项信息一致的实时性,还可以避免周期推送中全量数据的同步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设备造成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对网络安全性的高度重视,网管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测试、配置、分析、评价和控制,以满足网络的一些需求,如实时运行性能、服务质量等。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网管可以根据监控分析的结果,对故障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以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现有技术中,在网络监控过程中,网络设备采用周期推送和变更推送相结合的方法向网管同步数据,以便于在网络设备发生故障,网管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网络故障进行溯源,需要分析故障时各个网络设备的状态,从而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但是,现有技术中周期推送中全量数据的同步对网络设备和网管都会造成很大的性能压力。
因此,如何避免周期推送中全量数据的同步对网络设备和网管造成的压力成为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网络管理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编号保持与网络设备之间表项信息一致的实时性,还可以避免周期推送中全量数据的同步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设备造成的压力。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数据包集合,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分别携带编号;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分别携带的编号是否连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是否与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一致。
应理解,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是不同的。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分别携带的编号是否连续,可以是将第一数据包集合中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与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包携带的编号之间进行比较,确定编号是否连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不连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不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编号连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编号连续,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是否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是否与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的一个数据包携带指示标志,该指示标志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编号中包括所述指示标志指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一致;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编号中不包括所述指示标志指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集合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不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1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窄带互通环境下语音通讯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