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2098.0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栋;张棋;王进伟;伊明辉;林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06 | 分类号: | H01J23/06;H01J23/04;H01J23/08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低能 栅控冷 阴极 电子枪 | ||
1.一种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包括有:顶件(1);减速极(2);阳极(3);聚焦极(4);栅极(5);阴极(6);底座(7);电极法兰(8);陶瓷棒(9);绝缘垫片(10);阳极衬套(11);固定隔离支架(12);栅极衬套(13);弹簧(14);电极柱(15);电极保护罩(16);其中,静电聚焦电极组包括:减速极(2)、阳极(3)和聚焦极(4);电极固定结构包括:顶件(1)、底座(7)、电极法兰(8)、陶瓷棒(9)、绝缘垫片(10)、阳极衬套(11)、固定隔离支架(12)、栅极衬套(13)和弹簧(14);
所述的陶瓷棒(9)通过螺纹孔固定在电极法兰(8)上,弹簧(14)套在陶瓷棒(9)上;所述的底座(7)通过通孔与陶瓷棒(9)连接,底座(7)通过弹簧(14)支撑固定在电极法兰(8)上;所述的阴极(6)、栅极(5)、聚焦极(4)、阳极(3)和减速极(2)通过电极固定结构依次放置在底座(7)上,其与底座(7)通过通孔由陶瓷棒(9)固定连接;所述的阴极(6)与栅极(5)之间用栅极衬套(13)固定隔离;所述的固定隔离支架(12)放置在底座上(7),并固定隔离栅极(5)与聚焦极(4);所述的聚焦极(4)与阳极(3)之间用阳极衬套(11)固定隔离;所述的阳极(3)与减速极(2)用绝缘垫片(10)固定隔离;所述的电子枪整体结构用顶件(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是:阴极(6)与栅极(5)的间距为3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是:阴极(6)及减速极(2)接地,栅极(5)接高电位的正电压,聚焦极(4)接低电位的正电压,阳极(3)接高电位的正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是:所述的阴极(6)、栅极(5)、减速极(4)、阳极(3)、聚焦极(2)通过电极法兰(8)上的电极柱连接到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极、阳极、聚焦极、栅极、阴极及电极固定结构表面粗糙度为0.4微米、0.2微米、0.1微米或0.05微米;所述的聚焦极与阳极、阳极与减速极的平行度和同轴度的误差为0.005mm-0.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低能栅控冷阴极电子枪,其特征是:所述的静电聚焦电极组的形状、间距及施加电压用COMSOL带电粒子追踪模块进行仿真优化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使用COMSOL带电粒子追踪模块对电子枪进行建模仿真,改变聚焦极、阳极以及减速极电压并优化聚焦电极的形状及电极间距,得到满足仿真要求的电子枪模型;电子枪仿真性能为:电子枪表面场强的最低点大于1.5V/微米、束散角小于15°、电子束能量在100eV-150eV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0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