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2178.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阁;邹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40/02;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构建 分布式 经济 系统 deco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DeCo系统采用了“法定货币储备金—Token—通用积分”模型。DeCo系统中的企业向顾客赠送该企业品牌的通用积分,顾客可以使用该积分到其他合作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DeCo系统既解决了顾客持有积分零散碎片化的问题,也帮助合作企业之间相互导流顾客。通用积分是DeCo系统中价值稳定的交易媒介。在区块链中基于Bancor机制所发行Token的价格能够客观地反应DeCo系统的发展情况。法定货币储备金使Token具有内在价值支撑。Token和积分的供给自适应于DeCo系统的发展。以上规则都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实现,确保各参与方相互信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业处理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区块链为基础设施、以分布式经济模型和治理机制为支柱的经济活动经历了:公链内经济活动、分布式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简称DAO)、稳定币和开放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简称DeFi)这些发展阶段,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问题也很明显,包括:没有广阔经济场景作为支撑,Token的经济内涵和价值来源不清晰,经济模型和治理机制设计不合理,以及对去中心化、去信任化过于理想的追求,都限制了区块链应用落地。
积分在消费市场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3年由一个美国商人设计出的奖励体系。国内的航空、酒店、银行、通讯运营商、超市等大多数消费服务领域企业都已推出了积分计划,在积分的发行和兑换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运营体系。但是由于不同企业发行的积分很难通用,顾客持有的积分零散碎片化,对积分使用的满意度不高。积分为发行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有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头部的中心化互联网企业基本上掌握了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流量,并通过数字化广告、搜索竞价排名等服务经营用户流量,获得了丰厚的营业收入。其他使用这些服务的企业却为此承担了较高的获客成本。与此同时,其他企业虽然通过积分计划等方式也可以触达其会员,但由于本企业会员的数量规模所限,很难通过传统中心化方式将这些会员用户流量变现。
Meni Rosenfeld在2016年12月12日发布的论文《Formulas for Bancor system》中提出了Bancor机制。该机制可以不需要对手方的参与,就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用另外一种货币买卖token(但需要建立另外一种货币的储备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其中包括:
1.“法定货币储备金—Token—通用积分”模型。通用积分是DeCo系统中价值稳定的交易媒介。在区块链中基于Bancor机制所发行Token的价格能够客观地反应DeCo系统的发展情况。法定货币储备金使Token具有内在价值支撑。Token和积分的供给可以自适应于DeCo系统。
2.通过定期结算机制管理部分法定货币储备金机制带来的违约风险。
3.通过黑洞账户机制解决对于法定货币储备金“零和博弈”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DeCo系统中的企业向顾客赠送该企业品牌的通用积分,顾客可以使用该积分到其他合作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DeCo系统既解决了顾客持有积分零散碎片化的问题,也帮助合作企业之间相互导流顾客。通用积分是DeCo系统中价值稳定的交易媒介。在区块链中基于Bancor机制所发行Token的价格能够客观地反应DeCo系统的发展情况。法定货币储备金使Token具有内在价值支撑。Token和积分的供给可以自适应于DeCo系统的发展。以上规则都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实现,确保各参与方相互信任。DeCo系统既可以帮助顾客获得更多优惠和便利,也可以支持企业赢得更高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未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