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2248.8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刘仁涛;尹男;李刚;刘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场集电 线路 避雷 系统 | ||
1.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在线监测模块、避雷防护模块、雷击浪涌接收模块和电源防雷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避雷防护模块交互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雷击浪涌接收模块交互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电源防雷模块交互连接,所述避雷防护模块与接地隔离抑制模块相连接,所述避雷防护模块与雷击浪涌接收模块相连接,所述雷击浪涌接收模块与智能监测浪涌保护模块相连接,所述智能监测浪涌保护模块与数据传输状态模块相连接,所述智能监测浪涌保护模块与报警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防雷模块与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数据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模块与数据显示模块相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避雷防护模块、雷击浪涌接收模块、电源防雷模块和在线监测模块集中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
所述在线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避雷防护模块的泄漏电流和放电次数;
所述雷击浪涌接收模块用于将雷击电流快速泄入大地,保护用电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所述电源防雷模块用于将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保护集电线路设备免受雷电电压;
所述接地隔离抑制模块用于保护来自各种感应雷击和浪涌电压带来的危害;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采集的数据并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处理的数据,且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数据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在线监测模块相连接,所述在线监测模块与远程监测信息接收模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测信息接收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交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防护模块包括避雷针、避雷线和电场屏蔽箱,所述电场屏蔽箱安装于风电机组的一侧,所述避雷针安装在电场屏蔽箱的一侧,所述避雷线的一端嵌套于避雷针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场屏蔽箱的内部金属导体采用氧化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将中央处理器采集的数据并以数据与原始数据对比,高于原始数据值将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交互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显示模块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与记录模块相连接,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对报警模块的报警时间和报警次数进行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2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