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2754.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高德荣;李曼;江伟;张勇;刘大同;王君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佳妹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饼干 糕点 优质 专用 小麦 品种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亲本选择、低世代选择、高世代选择以及多点试验等步骤,在低世代选择以及高世代选择中采用不同的品质跟踪测定指标和标准,包含了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的关键指标硬度、吸水特性、吹泡仪参数和烘焙品质。本发明的育种方法指标简单明确、全面高效,可以大大提高针对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弱筋品种的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饼干糕点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饼干和糕点产量均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饼干和糕点用小麦占中国小麦消费量的10%。与此相适应,用于制作饼干、糕点的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需求也持续增加。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唯一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近年来育成并推广了一批弱筋小麦品种,初步满足了弱筋小麦产业带建设对品种的需求,但仍难以满足饼干和糕点专用面粉要求。当前我国小麦供需矛盾突出,优质小麦量少价高,市场十分紧缺,提高小麦品质成为我国小麦供给改革的当务之急。尽管我国小麦连年增产,但仍需大量进口,2014-2017年小麦进口平均346万吨,国内品质稳定的优质弱筋小麦缺口很大。因此,加强弱筋小麦育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国小麦育种长期以产量为首要目标,品质育种起步较晚,品质改良初期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包加工品质和强筋小麦育种。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弱筋小麦育种才开始起步,弱筋小麦理论研究滞后,当前面临育种技术落后和品质评价方法缺乏的困局。国标《优质小麦弱筋小麦GB/T17893-1999》中以粉质率≥70%,干基粗蛋白质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2%,稳定时间≤2.5min为弱筋小麦评价指标,育种者以这几个指标作为标准,往往培育出的弱筋小麦品种籽粒硬质、吸水率高以及饼干烘焙品质差;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只能评价小麦样品是弱筋小麦,至于是否适合加工制作终端产品-饼干或糕点则不能准确评判。因此,研究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的育种方法,完善弱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和品质评价体系,对于指导我国弱筋小麦品质育种,培育满足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优质弱筋小麦,增加弱筋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短缺和育种技术方法落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饼干、糕点优质专用小麦的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选择;
(2)低世代选择:杂种一代F1至杂种四代F4,采用单株选择并测定蛋白质含量、吸水率、SKCS籽粒硬度、微量SDS沉淀值(1g,全麦粉)、SRC微量水溶剂保持力(1g全麦粉);
其中,所述蛋白质含量以及吸水率采用近红外仪无损检测;
(3)高世代选择:杂种F5代以上混合收系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及区域试验,并测定理化指标,所述理化指标为蛋白质含量、SKCS籽粒硬度、面粉沉淀值(常量法,5g)、面粉水溶剂保持力(SRC,常量法,5g),粉质仪和吹泡仪面团特性测试;
(4)多点试验:重复步骤(3)所述的测定,同时分别按照AA CC10-52、SB/T10141-1993和GB/T24303-2009方法进行曲奇饼干、酥性饼干和蛋糕食品加工品质鉴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亲本的品质特征为SKCS籽粒硬度≤30,粉质仪吸水率≤55%,面粉zeleny沉淀值≤30mL,面粉水溶剂保持力≤65%,曲奇饼干直径>17mm或酥性饼干评分>80或蛋糕评分>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低世代选择的品质特征为:蛋白质含量≤12.5%,吸水率≤55%,SKCS籽粒硬度值≤30,微量SDS沉淀值≤9mL,微量水溶剂保持力≤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技术
- 下一篇:依据基因组大小改良十字花科作物性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