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语音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2883.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勇;杨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H04L12/28 |
代理公司: | 34166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君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芯片 语音信号放大模块 语音播放模块 语音输入模块 传输模块 控制模块 照明系统控制器 连接控制模块 语音控制系统 窗帘控制器 工作原理 后台监控 家用空调 控制效率 输入指令 控制器 智能化 自动化 放大 语音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语音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语音输入模块、语音信号放大模块、控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传输模块,语音输入模块通过语音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家用空调控制器、照明系统控制器、窗帘控制器,主控芯片通过传输模块连接后台监控终端,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对语音输入指令进行识别并放大,提高控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语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消费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很多专家认为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语音识别技术车联网也得到了充分的引用,例如在翼卡车联网中,只需按一键通客服人员口述即可设置目的地直接导航,安全、便捷。
目前的智能家居领域,语音控制效率低,而且无法实现后台实时监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语音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语音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语音输入模块、语音信号放大模块、控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传输模块,所述语音输入模块通过语音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家用空调控制器、照明系统控制器、窗帘控制器,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传输模块连接后台监控终端,所述主控芯片还分别连接身份识别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语音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正极输入端连接二极管A负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B一端、电阻A一端和电容一端,所述电阻B另一端连接二极管A正极,所述二极管A两端为信号接收端,所述电阻A另一端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负极输入端之间连接电阻C,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正极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D,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二极管B正极,所述二极管B负极为信号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采用Zigbee传输模块。
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采用可编程PLC控制器。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使用者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通过后继续使用该控制系统;
B、身份识别通过后,通过语音输入模块输入语音控制指令;
C、语音信号放大模块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后传输至主控芯片;
D、主控芯片将接收的信号处理后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向对应的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器对电器进行开关操作;
E、同时,主控芯片将操作控制信号实时传输至后台监控终端,后台能够实时查看家用电器使用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对语音输入指令进行识别并放大,提高控制效率。
(2)本发明采用的语音信号放大模块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能够对信号进行逐级放大,从而分解了工作负载,进而提高了语音控制信号传输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