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变色珐琅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2896.3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宝福珠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D5/06 | 分类号: | C23D5/06;C23D5/02;C23D7/00;C03C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金属表面 变色 珐琅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变色珐琅加工方法,步骤包括有:制作金属胚体表面的图案凹槽;基于总质量的比例,按硅15‑23wt%,硼10‑15wt%,硫10‑14wt%,磷8‑12wt%,有机色料20‑30wt%,黏合剂20‑30wt%混合制成珐琅釉粉;在珐琅釉粉中加入感温变色料、产品需求的颜色填料并调配成珐琅釉浆;金属胚体图案凹槽多次填充珐琅釉浆并进行多次烘烤至珐琅完全填满贵金胚体凹槽。本发明通过经过多次填料和烘烤并冷却,促使珐琅釉料在成型过程中集中的内应力得到释放,通过分步式附着珐琅,实现简单的生产工艺,使珐琅釉料在冷却后不易出现裂纹或生产夹出层而导致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珐琅工艺品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变色珐琅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珐琅制品运用在玻璃制品、陶瓷制品上,珐琅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工艺制作后的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珐琅釉的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长石、硼砂、氟等原料适当混合,并加入各种金属色料研磨成粉末状,再烧结成硅酸化合物的混合物。
而金属色料与石英高熔点的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份的玻璃和陶瓷制品之间膨胀系数的差异比较小,能在直接烧制后在玻璃、陶瓷制品表面完整附着,呈现出光鲜亮丽的色彩,而把传统的高温珐琅釉料和感温材料直接运用在金属上形成变色珐琅时,由于珐琅材料与不同金属的膨胀系数的不同,在经过烘烤,清洗等工艺直接处理成型的时候,由于膨胀系数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内应力集中而被金属凹槽束缚得不到释放会导致直接生产出的珐琅表面易炸裂,成品率不高,无法批量生产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变色珐琅加工方法,通过增加珐琅釉料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并进行多次填充与烘烤使珐琅逐步成型,释放内应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珐琅色料直接应用到不同金属上时出现表面炸裂的问题,从而提高变色珐琅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变色珐琅加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制作金属胚体表面的图案凹槽;预先制作钨钢勾丝刀;通过钨钢勾丝刀在金属胚体表面勾出平行槽位,多条所述槽位保持平行,槽深0.1MM;
基于总质量的比例,按硅15-23wt%,硼10-15wt%,硫10-14wt%,磷8-12wt%,有机色料20-30wt%,黏合剂20-30wt%混合制成珐琅釉粉;
在珐琅釉粉中加入感温变色料、产品需求的颜色填料并调配成珐琅釉浆,珐琅釉粉:产品需求的颜色填料:感温变色料=6:2.2:1.8;
金属胚体图案凹槽多次填充珐琅釉浆并进行多次烘烤至珐琅完全填满贵金胚体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在珐琅釉粉中加入感温变色料、产品需求的颜色填料调配成珐琅釉浆的具体步骤为:
在珐琅釉粉中加入感温变色料、产品需求的颜色填料搅拌均匀;
抽真空处理得到无气泡的珐琅釉浆。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胚体图案凹槽多次填充珐琅釉浆并进行多次烘烤至珐琅完全填满贵金胚体凹槽的具体步骤包括有:
将珐琅釉浆均匀填充至金属胚体凹槽内后放入烤箱进行第一次烘烤,冷却后取出;
将珐琅釉浆均匀填充至金属胚体凹槽内后放入烤箱进行第二次烘烤,冷却后取出;
将珐琅釉浆均匀填充至金属胚体凹槽内后放入烤箱进行第三次烘烤,冷却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宝福珠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宝福珠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金属粉末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除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