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气体的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4235.4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蒋超;尚鸣;顾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G21F9/02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过滤装置 活性炭纤维吸附器 加热除湿装置 初过滤装置 管式换热器 高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控制连接 控制装置 离心风机 依次连接 滤层 台架 温湿度传感器 放射性气体 净化装置 维护周期 运行成本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了放射性气体的净化装置,其效率高,可靠性高,可充分发挥过滤器的作用,并可延长设备的维护周期,减少运行成本;其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纤维吸附器、过滤器、台架、初过滤装置、加热除湿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采用PLC控制器,初过滤装置、加热除湿装置、过滤装置依次连接且均承载于台架上;初过滤装置采用滤层过滤器;加热除湿装置采用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连接于滤层过滤器与活性炭纤维吸附器之间,在管式换热器内装有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过滤装置还包括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的离心风机,过滤器包括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活性炭纤维吸附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依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对放射性气体高效可靠的净化,具体为放射性气体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站、国防工程、涉核实验室等设施处于工作状态下,会在其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气溶胶,悬浮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被辐照,为了有效的控制气载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保证工作人员始终处在清洁安全的环境中,需要对放射性气体进行处理,也因此出现了放射性气体净化装置。
目前放射性气体的净化装置按照工艺不同分为两种:活性炭吸附器加上高效过滤器式和溶解液降解式,活性炭吸附器加上高效过滤器式如:中国专利CN 208332486U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由机体外壳、出风口、辐射监测自动报警器、活性炭纤维吸附器、电控装置、高效过滤器、进风口和可爬梯轮组成,气体通过进风口经过活性炭纤维吸附器对气体的进行吸附,在经过高效过滤器来实现最终过滤;该装置可用来对气体进行过滤,并设置辐射报警系统,能够实施监测过滤情况,且结构紧凑,然而此种装置对气溶胶并未进行考虑,这样会导致活性炭纤维吸附器及高效过滤器堵塞而降低效率且需要不断更换滤芯,成本较大,对高效可靠的净化要求不适用。
溶解液降解式如中国专利CN101441903A,其由降解罐和过滤罐组成,通过将放射性气体的进气管伸入溶液中,通过过滤罐一级一级的过滤降解,然后通过最后的通风帽排出;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可以很好的去除放射性颗粒,但是由于该装置是经过溶解液过滤降解再经过过滤材料,所以过滤之后的气体含水率较大,从而会缩短滤芯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且气量不足时,无法将罐体内气体全部过滤会产生气体残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放射性气体的净化装置,其效率高,可靠性高,可充分发挥过滤器的作用,并可延长设备的维护周期,减少运行成本。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纤维吸附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台架、初过滤装置、加热除湿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采用PLC控制器,所述初过滤装置、加热除湿装置、过滤装置依次连接且均承载于所述台架上;
所述初过滤装置采用滤层过滤器,对进入的气体里含有的气溶胶、灰尘、颗粒进行初过滤;
所述加热除湿装置采用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连接于所述滤层过滤器与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器之间,对流入所述管式换热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并在所述管式换热器内装有与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以对所述管式换热器内的气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智能化控制;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的离心风机,所述过滤器包括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依次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初过滤装置、加热除湿装置、过滤装置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置于所述过滤装置右侧上方的所述台架上;
所述滤层过滤器的左侧设有进风口,所述滤层过滤器上设有呈垂直排列的视镜,所述滤层过滤器上方与所述管式换热器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4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室不锈钢壳体综合去污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玻璃钢集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