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4712.7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化平;张侠;郭稳;冯文文;杨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化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7/02;A61K33/14;A61K31/125;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烫伤 中药制剂 疤痕 人体无毒副作用 中药技术领域 桔梗 苦参 樟脑 红半边莲 缓解疼痛 治疗效果 草豆蔻 地骨皮 黄荆子 结香花 金荞麦 毛冬青 青葙子 沙苑子 重量份 葶苈子 创面 白芷 白蔹 冰片 紫草 制备 花椒 愈合 白酒 皮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金荞麦10‑20份、结香花10‑20份、红半边莲10‑50份、毛冬青5‑20份、苦参0.8‑1.5份、紫草0.8‑1.5份、白酒20‑30份、胆巴45‑55份、樟脑0.2‑0.3份、冰片0.2‑0.3份、花椒0.35‑0.55份、地骨皮0.8‑1.5份、白芷10‑20份、桔梗7‑15份、白蔹7‑15份、黄荆子7‑15份、沙苑子1‑3份、青葙子1‑3份、葫芦巴1‑3份、草豆蔻1‑3份、葶苈子1‑3份。并且公开了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3-10天均可痊愈或缓解疼痛,有效率达90%以上,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成本用低。本发明对于烧烫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使创面迅速愈合,且可防止疤痕的形成,使皮肤尽快恢复正常形态,不留疤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热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皮肤急性损伤性疾病。日常生活中,皮肤烫伤屡见不鲜,尤其夏天,如热水瓶爆破或被打翻,倒水时彼此碰撞,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导致沸水烫伤,或者孩子在洗澡时误入热水浴缸中,最厉害的是在高压锅烧煮饭时因气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被烧烫伤,而这些人所患的烧烫伤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疤痕一直困扰着患者,不但影响形象美观,有的可能会影响工作生活。烧烫伤又称水火烫伤、火烧伤、汤泼火伤等,其特点是,轻者导致皮肤表皮烧伤,重者导致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烧伤,再重者导致肌肉、骨骼、甚至内脏烧伤;大面积烧伤者可引起休克等全身症状,并可以引起人体死亡。
在传统医学数据资料统计中,烧烫伤的种类有多种。在烧烫伤中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占大部份,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也是由烧烫伤引起的,另外因药物治疗而引起皮肤障碍,对皮肤的副作用也比较大。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可能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
烧烫伤尤其是在脸上的患者,给患者带来很多冷眼,造成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西药治疗烧烫伤容易留下疤痕,并且治疗过程中病人痛苦大、疗程长、副作用大、治愈率低,因此从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寻找治疗烧烫伤的药物,药效持久且毒副作用小的外用药膏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原料为常用中草药,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药物配方科学合理,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能达到消肿止痛、杀毒灭菌、消炎、止疼生肌的功效;另外还具有去疤痕,促进创面新陈代谢,能在短时间内消肿散瘀,可快速收敛伤口、止渗液、快速结痂;对人体无刺激,无毒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对治疗烧伤、烫伤、灼伤具有很好的疗效。使用本发明3-10天均可痊愈或缓解疼痛,有效率达90%以上,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成本用低。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金荞麦10-20份、结香花10-20份、红半边莲10-50份、毛冬青5-20份、苦参0.8-1.5份、紫草0.8-1.5份、白酒20-30份、胆巴45-55份、樟脑0.2-0.3份、冰片0.2-0.3份、花椒0.35-0.55份、地骨皮0.8-1.5份、白芷10-20份、桔梗7-15份、白蔹7-15份、黄荆子7-15份、沙苑子1-3份、青葙子1-3份、葫芦巴1-3份、草豆蔻1-3份、葶苈子1-3份。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金荞麦10份、结香花10份、红半边莲10份、毛冬青5份、苦参0.8份、紫草0.8份、白酒20份、胆巴45份、樟脑0.2份、冰片0.2份、花椒0.35份、地骨皮0.8份、白芷10份、桔梗7份、白蔹7份、黄荆子7份、沙苑子1份、青葙子1份、葫芦巴1份、草豆蔻1份、葶苈子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化平,未经徐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4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