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化料消耗模型自动控制管理的软件产品及软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4770.X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1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韶娟;刘蛟;尤士华;梁金环;王宜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青岛奥洛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62;G06Q10/08;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化料 消耗 模型 自动控制 管理 软件产品 软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染化料消耗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染化料消耗模型自动控制管理的软件产品及软件方法。识别模块,可识别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输入模块,根据识别结果,允许或禁止操作人员输入信息;计算模块,根据输入的染化料信息计算出染化料库存量;比较模块,将染化料库存量与染化料最低量预警值进行比较,将客户订单中的产品数量与产品库存量进行比较;监控模块,对染化料保质期的剩余时间进行监控;报警模块,当染化料剩余量达到最低量预警值或染化料超过保质期时,发出警报。本发明可提高企业的染化料管理信息化水平,使企业及时了解染化料库存情况,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减少了染化料积压和短缺现象,使企业的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化料消耗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染化料消耗模型自动控制管理的软件产品及软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市场不断地发展,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要不断地改进自己企业管理的思想,降低产品的成本,不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工厂的管理还主要是以粗放式的手工管理为主,这样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市场以及用户对企业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就必须对生产管理进行信息化,用计算机的精确管理、控制代替手工的粗放式管理,用以实现生产管理的有效性、高效率性以及低成本性。
染化料等原材料的储备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传统储备过程主要依赖的是人工记录到手写本或者人工记录到电子表格的方式,仓库管理员通过各部门汇总的染化料目前需求量,仓库染化料剩余量,每种染化料的保质期,染化料未来预计的需求量及染化料价格波动等多重信息对比确定采购单,这种人工记录的操作方式费时费力,查找和统计染化料剩余量都及不方便,并且经常由于遗漏记录导致染化料的实际库存量与记录信息存在差别,使得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实效性差,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常常不断增加库存量很多的染化料,使染化料过期,或者对于急需的染化料没有及时进行补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企业财产的损失。通过电子化办公的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便于染化料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更新,加快企业生产效率。
CN 108053166 A,公开了一种物料出入库管理系统、入库管理方法及出库管理方法。该系统包括:仓库计算机,用于接收物料出入库数据,并发送出入库指令给叉车,接收叉车对托盘物料的复核数据,并在入库时根据复核数据生成物料入库标签并发送打印指令给标签打印机,保存物料入库数据及对应的每个托盘物料的复核数据,或物料出库数据及对应的每个托盘物料的复核数据;叉车,与仓库计算机无线连接,用于根据入库指令利用托盘装载物料或根据出库指令扫描物料入库标签,对托盘物料进行复核,将复核数据发送给仓库计算机,并运载托盘物料至目标位置;标签打印机,用于根据仓库计算机的打印指令打印物料入库标签。
CN 101520871 A,公开了一种染化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主控电脑、小电子称、大电子称和染料库存管理模块,上述输入模块设于染化料对色间,上述主控电脑、小电子称和大电子称设于染化料称料房,上述输入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线连接于上述主控电脑的数据输入端,上述小电子称和大电子称分别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线与上述主控电脑进行双向连接,上述染料库存管理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线连接于上述主控电脑的数据输出端,上述染料库存管理模块与上述输入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线进行双向连接。
上述专利,可实现对染化料及物料仓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掌握染化料的库存动态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但是,上述专利却无法依据生产研发的需求分析染化料的预期需求情况,并进行适量的补充,减少了染化料积压和短缺现象,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青岛奥洛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学;青岛奥洛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4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