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017.2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8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樊玉杰;姚康林;周元凯;苏宇;刘志强;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瓦 表面 精密 刮研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及方法,该加工装置包括“”型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支柱内设凹槽,安装有纵向升降机构,所述纵向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右侧设置有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底座的中部平面内凹,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刀架机构。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可大大提高刮研加工效率,省时省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还可利用自动化、高精度的刮研方法在轴瓦内表面加工出微织构,提高轴瓦的动压润滑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瓦是由金属材料的钢背与减摩材料的轴承衬结合构成的一种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轮机、内燃机等中高速重载旋转机械,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回转精度。
在轴承加工过程中,轴瓦刮研是提高其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的重要工序。目前,刮研加工基本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除了可以人工手持动力刮刀代替人力刮去高点,其他工作基本全由人力完成,工人劳动量大,对工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加工效率非常低,加工质量难以保证,许多机械由此产生重大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制约着该工艺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轴瓦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工作环境,对于其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刮研技术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要求,众多学者也进行探索轴瓦的刮研加工工艺,如申请号为201610852095.9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大型径向滑动轴颈轴承的轴瓦刮研装置,但其自动化程度较低,仍需人工进行操作,申请号为201621110391.3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滑动轴承轴瓦,其内表面为沟槽状微织构,但缺乏轴瓦内表面相应精度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从经济效益和加工工艺方面考虑,缺乏实用价值。本发明的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不仅提高刮研工艺的加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刮研自动化程度;还可利用自动化、高精度的刮研方法在轴瓦内表面加工出微织构,提高轴瓦的动压润滑性能,微织构可储存工作中产生的微小磨粒,降低磨粒磨损,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及方法,从而提高刮研的加工效率,利用刮研的方法在轴瓦内表面加工出微织构,实现加工高精度化、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瓦内表面精密刮研的加工装置,包括型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支柱前平面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纵向升降机构,所述纵向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右侧设置有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底座的中部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刀架机构;所述刀架机构由刀柄、刀架盘、第四电机、电机支架、支撑台、粗刮刀、细刮刀、精刮刀、齿形精刮刀、刀柄架和内六角螺栓组成;其中:所述支撑台上通过电机支架安装有与刀架盘相连接的第四电机,所述刀架盘为设有4个矩形凹槽的多边柱体,刀架盘的每个矩形凹槽内均通过刀柄架安装有刀柄,所述刀柄为圆形轴,一端设有螺纹,与刀柄架相连接,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双凹槽,安装有两个位置相对可调的刮刀,并通过内六角螺栓紧固,所述刮刀包括在刀架盘上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安装的粗刮刀、细刮刀、精刮刀和齿形精刮刀,齿形精刮刀的主刮面由等距的凹槽组成,槽宽W为0.5-0.8mm,槽深H为1-2mm,槽间距L为0.5-1mm。
进一步,所述纵向升降机构由第一电机、纵向丝杠、左燕尾型导轨、右燕尾型导轨、燕尾型滑块和升降台组成;其中:所述底座左侧支柱的上平面安装有与纵向丝杠相连接的第一电机,支柱的中部平面安装左燕尾型导轨和右燕尾型导轨,左燕尾型导轨和右燕尾型导轨均通过燕尾型滑块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为安装有旋转机构的空腔体;第一电机带动纵向丝杠旋转,进而带动升降台在左燕尾型导轨和右燕尾型导轨上进行纵向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