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5124.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海;杜洪恿;蒋平;王国松;王传旭;郑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57/00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辊 圆弧形端盖 橡胶套 芦笋 套筒 收获机 焊接 智能 柔性夹持 收获装置 输送装置 连接带 绿芦笋 农业机械 齿轮 夹断 轴段 左移 轴承 传递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属于农业机械收获装置技术领域。该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包括收集辊轴、圆弧形端盖、橡胶套、收集辊套筒、圆弧形端盖,收集辊轴最左边为直径较小的轴段,用以安装齿轮,收集辊轴左边第二段比第一段直径大,用以连接带座轴承,圆弧形端盖焊接在收集辊轴的右边,圆弧形端盖的横向尺寸较小,起到防止橡胶套横向左移的作用,收集辊套筒焊接在圆弧形端盖的右端,起到支撑橡胶套的作用,橡胶套安装在收集辊套筒上。本发明的柔性收集辊表面套有橡胶套,在芦笋收集的过程中对绿芦笋柔性夹持输送,防止芦笋在收集的过程中被夹断,二级柔性收集辊可以很好的将芦笋传递到后面的输送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属于农业机械收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因芦笋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也非常的可观,国内芦笋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传统的芦笋收获主要采用人工方式,效率低下,成本太高,采用智能芦笋收获机对绿芦笋选择性采收,很好地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绿芦笋具有脆嫩、多汁、易折断的特性,要求芦笋收获机在收集的过程中对切割后的芦笋无损伤,柔性夹持输送,因此设计一种柔性收集辊尤为重要,柔性收集辊作为智能芦笋收获机重要的一部分,表面套有橡胶套,橡胶套采用凹凸结构,减少对绿芦笋的损伤,并能提供一定的夹持力,将芦笋输送到输送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橡胶收集辊,机器行进的过程中对绿芦笋梳理,夹持输送能力强,输送的过程中对芦笋无损伤,减少经济损失。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包括收集辊轴、圆弧形端盖、橡胶套、收集辊套筒、圆弧形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辊轴最左边为直径较小的轴段,用以安装齿轮,收集辊轴左边第二段比第一段直径大,用以连接带座轴承,所述圆弧形端盖焊接在收集辊轴的右边,圆弧形端盖的横向尺寸较小,起到防止橡胶套横向左移的作用,所述收集辊套筒焊接在圆弧形端盖的右端,起到支撑橡胶套的作用,所述橡胶套安装在收集辊套筒上,橡胶套的内径略小于收集辊套筒的外径,橡胶套的长度和收集辊套筒的长度一致,两者可以很好的配合使用,所述圆台形端盖的大端焊接在收集辊套筒的右端,圆台形端盖的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可以对芦笋起到提前疏导作用,便于芦笋进入收集辊。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型端盖的侧面形状为圆形,直径略大于收集辊套筒,连接收集辊轴和收集辊套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辊套筒为空心结构,收集辊套筒的厚度为2mm,节约了材料,减轻了重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套的表面为凹凸结构,凸起的侧面形状为半圆形,共有35个半圆形均匀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形端盖为空心结构,侧壁的厚度为2mm。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收集辊分为一级橡胶收集辊和二级橡胶收集辊,二者构造一样,一级收集辊比二级收集辊略长。
更进一步地,每两个收集辊形成一组对辊,每组对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每一级收集辊共有10个辊子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用两组电机控制柔性收集辊的转速,柔性收集辊的转速可根据智能芦笋收获机的前进速度实时可调,保证切割刀的动作速度和柔性收集辊的收集速度同步。
(2)柔性收集辊采用五组对辊,每组对辊的转向相反,保证横向杂乱生长的绿芦笋在切割后都能被收集到。
(3)采用两级柔性收集辊,两级柔性收集辊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起到纵向支撑的作用,保证绿芦笋在纵向输送的过程中不会被折断。
(4)每一个柔性收集辊套有橡胶套,橡胶套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实现绿芦笋的无损夹持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