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笔书写畅顺性的超声波防凝固笔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5146.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志军 |
主分类号: | B43K23/12 | 分类号: | B43K23/12;B43M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8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书写 畅顺 超声波 凝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笔书写畅顺性的超声波防凝固笔用装置,包括笔用座、笔套孔、超声波防凝固机构,超声波防凝固机构又包括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控制电路板、操作控制键模块及蓄电池,笔用座包括笔套装壳体与底壳体,笔套孔设置于笔套装壳体上,超声波换能器安装于笔套装壳体中且呈靠近笔套孔设置,驱动控制电路板与蓄电池分别设置于底壳体中,操作控制键模块设置于底壳体的侧面上,笔套装壳体安装于底壳体上,且在笔套装壳体与底壳体之间还设有减震结构。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的高频超声振动,来使笔芯中的油墨发生超声空化运动,防止油墨发生凝结、凝固而对笔尖的球珠位置造成堵塞,使圆珠笔、签字等不受外部气候环境的影响,书写更为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书写笔的附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活动中,书写所用的圆珠笔、签字笔等,都是通过笔尖或笔芯前端的球珠滚动带出书写油墨,完成书写过程。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开封使用后的圆珠笔、签字笔,常常会受到外部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书写不出墨、书写不流畅的故障。然而,造成书写不出墨、书写不流畅的故障,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是,外部环境的气温较高,圆珠笔、签字笔停止书写一段时,油墨长时间静止,笔尖球珠处的油墨发生干结与凝固,造成了堵塞;二是,外部环境的气温较低,笔尖与笔芯内的油墨发生低温凝结,无法流动。在目前,人们碰到这些情况,唯一做法就是更换新的未开封的笔芯,因为新的未开封的笔芯,在出厂时,采用了油腊封装笔尖与笔芯,这些油腊能在一定时间内,能将油墨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油墨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能减少油墨凝固、凝结、干结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在质保期的笔芯,在开封后,还能较为顺畅地书写的原因;当开封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发生书写不出墨、书写不流畅的故障。在现阶段,人们针对圆珠笔、签字笔经常出现的这种故障,还是束手无策,尚无很理想的解决手段,只能通过不断地更换新的笔芯来改善书写的体验。然而,这样虽然缓解一时的书写问题,但是造就了大量的高污染垃圾流入到大自然中,给大自然的生态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笔书写畅顺性的超声波防凝固笔用装置,该笔用装置采用了笔套孔、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控制电路板、操作控制键模块、蓄电池等构成,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圆珠笔、签字等的笔尖端插装于笔套孔中,利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的高频超声振动,来使笔芯中的油墨发生超声空化运动,防止油墨发生凝结、凝固而对笔尖的球珠位置造成堵塞,使圆珠笔、签字等不受外部气候环境的影响,书写更为顺畅,减少笔芯的浪费,降低对大自然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是,一种改善笔书写畅顺性的超声波防凝固笔用装置,包括笔用座及设置在笔用座上的笔套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超声波防凝固机构,该超声波防凝固机构又包括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控制电路板、操作控制键模块及蓄电池,其中所述笔用座包括笔套装壳体与底壳体,所述笔套孔设置于笔套装壳体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安装于笔套装壳体中且呈靠近笔套孔设置;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与蓄电池分别设置于底壳体中且相互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控制键模块设置于底壳体的侧面上或笔套装壳体的侧面上,且该操作控制键模块与驱动控制电路板相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通过电线与驱动控制电路板相电性连接;所述笔套装壳体安装于底壳体上,且在笔套装壳体与底壳体之间还设有减震结构。
二是,一种改善笔书写畅顺性的超声波防凝固笔用装置,包括带有笔套孔的笔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超声波防凝固机构,该超声波防凝固机构又包括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控制电路板、操作控制键模块及蓄电池,其中所述笔套体设有内腔室,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安装于内腔室中且呈靠近笔套孔设置;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与蓄电池分别设置于内腔室中且相互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控制键模块设置于笔套体的侧面上,且该操作控制键模块与驱动控制电路板相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通过电线与驱动控制电路板相电性连接;在笔套体的侧面上还设有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军,未经彭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结构及屋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PKEK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