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值卡密码识别方法、装置、节点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5393.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付迎鑫;王健;任辉;徐锐;姬照中;孙鹏;徐东明;谢飞;马瑞洁;邱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34;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值卡 密码 识别 方法 装置 节点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值卡密码识别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终端采集充值卡的密码区域图像,使用运行在终端中的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对卡密码区区域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提取充值卡密码;服务器基于密码区域图像和充值卡密码生成训练样本,使用训练样本对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训练;服务器基于训练好的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对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本公开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使用充值卡识别模型提取充值卡密码,识别效率高、识别结果准确率高,节约了网络耗时并可提升识别效率,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业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值卡密码识别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通过手机APP充值,实体充值卡作为一种传统的充值方式依然占有较大的份额,但用户操作繁琐。例如,在电信充值卡充值场景中,依然需要人工识别、手动输入,充值效率很低并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值卡密码识别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值卡密码识别方法,包括:终端采集充值卡的密码区域图像,使用运行在所述终端中的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对所述卡密码区区域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提取充值卡密码;所述终端将所述密码区域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密码区域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生成训练样本,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训练;所述服务器基于训练好的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密码区域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生成训练样本包括:获取所述充值卡密码错误的所述密码区域图像,作为识别错误图像;获取与所述识别错误图像相对应的充值卡密码标注;基于所述识别错误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标注生成所述训练样本。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基于训练好的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训练好后,将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的模型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模型特征信息包括:模型参数值;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模型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采集充值卡的密码区域图像包括: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获取摄像头拍摄的充值卡图像;在所述充值卡图像中,将位于取景框外的图像进行裁剪处理;将所述取景框内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获得所述密码区域图像。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和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隐藏层包括:CNN层、LSTM层、CTC层;通过CTC层输出充值卡密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充值卡密码识别系统,包括:客户端,应用于终端上,用于采集充值卡的密码区域图像,使用运行在所述终端中的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对所述卡密码区区域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提取充值卡密码;将所述密码区域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发送给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应用于服务器上,用于基于所述密码区域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生成训练样本;机器学习模块,应用于服务器上,用于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好的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用于获取所述充值卡密码错误的所述密码区域图像,作为识别错误图像;获取与所述识别错误图像相对应的充值卡密码标注;基于所述识别错误图像和所述充值卡密码标注生成所述训练样本。
可选地,所述机器学习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训练好后,将所述第二充值卡识别模型的模型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其中,所述模型特征信息包括:模型参数值;所述客户端,用于基于所述模型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一充值卡识别模型进行更新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形成方法
- 下一篇:电泵井洗井装置及方法及专用封隔器及专用悬挂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