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刃铣刀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5670.9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4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运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G13/00 | 分类号: | B27G13/00;B27G13/02;B24B41/06;B24B3/02;B23H7/02;B23H1/00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438408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屑槽 切削刃 两刃 铣刀 硬质合金 木工刀具 散热效果 使用寿命 研磨加工 错开 精铣 排屑 对称 制作 加工 优化 保证 | ||
一种4刃铣刀及制作方法,属于木工刀具技术领域。由整体硬质合金研磨加工而成,共有4个切削刃,其中对称两刃为精铣刃,另外两刃上开有相互错开的断屑槽。断屑槽的圆弧半径R的大小为R0.8‑R1.5mm。本发明的优点是:4个切削刃在保证加工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优化了排屑效果和散热效果,最终延长了铣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刃铣刀及制作方法,属于木工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铣刀断屑排屑效果差,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4刃铣刀及制作方法。
一种4刃铣刀,由整体硬质合金研磨加工而成,共有4个切削刃,其中对称两刃为精铣刃,另外两刃上开有相互错开的断屑槽。
断屑槽的圆弧半径R的大小为R0.8-R1.5mm。
一种4刃铣刀制作方法,含有以下在步骤;将4刃铣刀安装在卡具上, 4刃铣刀能够在卡具上转动,使用砂轮或金刚石砂轮磨削加工的方法加工断屑槽,转动4刃铣刀,将砂轮或金刚石砂轮移至需要加工断屑槽的位置,依次加工断屑槽。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电火花线切割的方法加工断屑槽,能够加工出断屑槽的后角,有利于加工和增强断屑效果,并且加工精度高,4个切削刃在保证加工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优化了排屑效果和散热效果,最终延长了铣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为便于对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4刃铣刀,由整体硬质合金研磨加工而成,共有4个切削刃2,其中对称两刃为精铣刃,另外两刃上开有相互错开的断屑槽1。且根据铣刀直径的不同,断屑槽1的圆弧半径R的大小为R0.8-R1.5mm。
一种4刃铣刀制作方法,含有以下在步骤;将4刃铣刀安装在卡具上, 4刃铣刀能够在卡具上转动,使用电火花线切割的方法加工断屑槽1,转动4刃铣刀,将电火花线切割的电极丝移至需要加工断屑槽的位置,依次加工断屑槽,并加工出断屑槽1的圆弧半径R的大小为R0.8-R1.5mm。
或者将4刃铣刀安装在卡具上,4刃铣刀能够在卡具上转动,使用砂轮或金刚石砂轮磨削加工的方法加工断屑槽,转动4刃铣刀,将砂轮或金刚石砂轮移至需要加工断屑槽的位置,依次加工断屑槽。
如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运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运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