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线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5720.3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松;刘鹏;赵梦杰;曹亚男;陶亮;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2 | 分类号: | H01R9/22;H01R9/24;H01R11/11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电 强电接线端子 接线件 工装 接线 地线接线端子 弱电接线端子 接线板 测试技术领域 导通状态 断路保护 断路状态 工装本体 接线过程 接线效率 相对设置 接地 弱电线 弱电 热水器 连通 电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线工装,属于热水器测试技术领域。该接线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强电接线端子、弱电接线端子和地线接线端子,强电接线端子的第一强电接头用于对接待接线件的强电接线板,第二强电接头用于连接强电线,第一强电接头和第二强电接头能够在断路状态和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弱电接线端子用于连通弱电线和待接线件的弱电接线板,地线接线端子用于实现待接线件的接地。该接线工装通过将强电接线端子设置为相对设置的第一强电接头和第二强电接头,使其具有了断路保护,提高了接线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该接线工装能够实现强电接线端子、弱电接线端子、地线接线端子与待接线件的同时对接,接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工装。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热水器具有良好品质,热水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热水器外机运转测试。热水器外机测试时需要接线,并需要同时完成强电接线和弱电接线。目前对热水器外机测试时,由于无接线专用的工装,测试人员一般均采用手工接线。
手工接线存在以下缺点:1、测试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强弱电线短接,从而发生电气安全事件,对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极大威胁;2、接线过程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3、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高强度的劳动很容易使测试人员疲劳,从而更易发生接线失误;4、接线水平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当测试人员接线水平较低时,很容易在接线完成后出现电线脱落的情况,从而发生电器线路短路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专门用于接线的工装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工装,该接线工装不仅使用安全性高、且接线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工装,包括:
工装本体;
强电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强电接线端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强电接头和第二强电接头,所述第一强电接头用于对接待接线件的强电接线板,所述第二强电接头用于连接强电线,所述第一强电接头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强电接头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强电接头和所述第二强电接头由断路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
弱电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弱电接线端子的一端用于对接所述待接线件的弱电接线板,另一端用于连接弱电线;
地线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地线接线端子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待接线件上的金属件抵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地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强电接头包括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
所述工装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对接端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对接端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强电接线板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与所述第二强电接头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强电接头与所述强电接线板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弱电接线端子与所述弱电接线板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强电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强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
所述弱电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弱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地线接线端子为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能够吸附在所述金属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强电接线端子、所述弱电接线端子和所述地线接线端子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盖盖设在所述强电接线端子、所述弱电接线端子和所述地线接线端子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