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032.9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辉;赵恩刚;周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F15B19/00;B60B3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锁 液压 装置 | ||
一种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包括轴距油缸模块(1)、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插装阀组模块(3)、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4)、轮距油缸(5);其中轴距油缸模块(1)集成液压缸、内嵌磁环式位移传感器、通腔阀;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包括机械轴距锁紧销、弹簧、油缸;插装阀组模块(3)包括压力传感器,三位四通换向阀、锥阀、液压锁紧阀、阀体;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4)包括机械轮距锁紧销、弹簧、油缸;液压动力源传递给插装阀组模块(3),本发明结构简单,液压变距可在车辆行驶中进行,依据实时工况操作迅速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式军用车辆大范围变距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轮式军用车辆普遍存在越壕、越障能力不够的问题。且现有轮式军用车辆还没有采用液压式变距装置来提高越壕、越障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目前军用轮式车辆没有变轴距、变轮距的空缺,而开发一种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来提高车辆越障碍的需求。
本发明的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包括轴距油缸模块(1)、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插装阀组模块(3)、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4)、轮距油缸(5);其中轴距油缸模块(1)集成液压缸、内嵌磁环式位移传感器、通腔阀等原件;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包括机械轴距锁紧销、弹簧、油缸等;插装阀组模块(3)包括压力传感器,三位四通换向阀、锥阀、液压锁紧阀、阀体等;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4)包括机械轮距锁紧销、弹簧、油缸等。
插装阀组模块(3)与液压动力源直连,轮距油缸(5)与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成并联形式;同时轴距油缸模块(1)与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4)同样形成并联形式,通过插装阀组模块(3)的压力分配,油缸会伸、缩与互锁,实现液压变距。
本发明液压系统采用双并联-互锁设计,螺纹插装阀、压力传感器、调节阀、换向阀等直接集成在阀体上,形成插装阀组模块(3),简化了管路的连接与数量、缩小安装空间,减少了管路连接点造成的泄漏,降低系统重量,检修与检测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液压变距方式,变距动作平稳、基本无噪声,同时液压可吸收部分作用在各轮上的冲击载荷,可根据工况需要实现变距;本发明的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缸采用直接布置的各轮、各轴上,结构简单,同时降低了安装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液压变距可在车辆行驶中进行,依据实时工况操作迅速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距油缸与机液互锁模块连接图;
上述图中:1-轴距油缸模块;2-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3-插装阀组模块;4-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二;5-轮距油缸;6-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双并-机液互锁式液压变距装置,包括轴距油缸模块(1)、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插装阀组模块(3)、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4)、轮距油缸(5);其中轴距油缸模块(1)集成液压缸、内嵌磁环式位移传感器、通腔阀等原件;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2)包括机械轴距锁紧销、弹簧、油缸等;插装阀组模块(3)包括压力传感器,三位四通换向阀、锥阀、液压锁紧阀、阀体等;串联锁紧-油缸模块一(4)包括机械轮距锁紧销、弹簧、油缸等;液压动力源传递给插装阀组模块3,插装阀组模块3根据工况需求分配压力油至各油缸,液压缸伸出/收回动作改变轴、轮位置,两组串联锁紧-油缸模块通过液压缸及机械锁紧机构形成双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间隙螺杆转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人车分布式全轮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