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两栖车辆集成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034.8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尚;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11/08;B60K1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两栖 车辆 集成 散热 系统 | ||
一种无人两栖车辆集成散热系统,由动力舱总成(1)、集成散热器(2)、进气百叶窗(3)、排气百叶窗(4)、风机总成(5)、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6)、动力总成(7)、集成散热系统的电器腔(8)、集成散热系统的中冷器腔(9)、集成散热系统的发动机腔(10)组成,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8)与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9)叠加到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10)上,本发明结构紧凑,不仅节约空间,方便整车的总体布置,还减小风量,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散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两栖车辆集成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两栖车型散热系统,只对发动机散热,散热器结构形式单一,现无人两栖车辆,热源不仅有发动机总成,中冷器总成、还有发电机总成、轮边电机总成、液压油源等,若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来设计散热器,散热器体积大,散热器布置困难,整车能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根据各大总成工作时散热的要求,通过热力学计算,能将发电机总成、轮边电机总成、液压油源合并为一个散热器,中冷器一个散热器,发动机一个散热器,将此三个散热器叠加组成集成散热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无人两栖车辆集成散热系统,由动力舱总成1、集成散热器2、进气百叶窗3、排气百叶窗4、风机总成5、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6、动力总成7、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8、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9、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10组成,其特征是:动力舱总成1只有进气百叶窗3和排气百叶窗4两个口,其余为密闭;进气百叶窗3、排气百叶窗4分别为进气和排气口;风机总成5作用是将冷空气经过集成散热器将动力舱内总成1的热量带走;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6用于固定集成散热器;动力总成7为发热体;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8用于发电机总成、轮边电机总成、液压油源的散热冷却;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9用于中冷器的冷却;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10用于发动机的冷却;利用中冷器与电器散热功率相对较小,温度低的特点,可以将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8与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9叠加到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10上,冷却空气先冷却电器腔8和中冷器腔9后再冷却发动机腔10;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8与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9叠加到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10上。
若按常规布置,三个腔体并列设计,进气面积将增大2倍,整车的布置困难加大。同时,减小风量,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集成散热系统的设计节约布置空间,解决了布置困难的问题,又合理利用了能源,若分开设计,风量将加大,能源消耗大。集成散热器用传统的铝材,成本低、且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2是集成散热系统的轴测视图;
图3是集成散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图;
上述图中:1动力舱总成、2集成散热器、3进气百叶窗、4排气百叶窗、5风机总成、6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7动力总成、8集成散热器的电器腔、9集成散热器的中冷器腔、10集成散热器的发动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集成散热系统如图1所示、集成散热系统由动力舱总成1、集成散热器2、进气百叶窗3、排气百叶窗4、风机总成5、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6、动力总成7等组成一个散热系统。动力舱总成1只有进气百叶窗3和排气百叶窗4两个口,其余为密闭;进气百叶窗3、排气百叶窗4分别为进气和排气口;风机总成5作用是将冷空气经过集成散热器将动力舱内总成1的热量带走;集成散热器安装支架6用于固定集成散热器;动力总成7为发热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