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式制动装置及其分体式制动盘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686.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9/02 |
代理公司: | 35231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盘 分体式 基板 螺纹杆段 中空帽体 制动 盘式制动装置 轮毂中心 制动卡钳 轮毂 帽沿 压紧 穿过 可拆卸配合 一体成型的 便于拆装 传动轮轴 方便装配 同心环绕 装配维修 法兰盘 紧配合 刹车片 螺纹 内端 凸设 外端 外伸 外旋 压帽 有压 拼接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装置及其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分体式制动盘由基板及若干同心环绕基板的制动分片组成,其中相邻两制动分片之间相互拼接且各制动分片的内端分别与基板可拆卸配合固定;盘式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卡钳及分体式制动盘,制动卡钳内具有与分体式制动盘边沿相作用的刹车片,传动轮轴具有穿过法兰盘、分体式制动盘并向外伸至轮毂中心孔的螺纹杆段,螺纹杆段外旋紧配合有压帽,压帽包括一体成型的中空帽体及相对中空帽体一端径向凸设的帽沿,帽沿压紧在轮毂的外端面上,中空帽体穿过轮毂中心孔并螺纹配合在螺纹杆段外而压紧在分体式制动盘的基板上。本发明便于拆装制动盘的同时还方便装配轮毂和制动盘,装配维修效率高、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制动装置及其分体式制动盘。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机动车安装盘式制动器(也称为刹车盘),其通常由金属,碳或陶瓷材料制成,并与轮毂紧密连接。当制动时,位于盘状部件两面的一对刹车片压向盘状部件,对盘状部件施压,产生摩擦使车减速。而现有的盘式制动装置一般是通过多个周向均布的轮毂螺栓将轮毂、制动盘和轮轴端部处的法兰盘固定安装在一起,这对于各轮毂螺栓的旋紧力矩一般要求要均一,才能保证制动盘各处与卡钳制动时的稳定性,如果车轮螺栓的拧紧力矩过低,行驶时车轮螺栓会松开有引发事故的危险,故影响装配维修效率和装配质量。
另外,现有的刹车盘一般为整体式,在安装制动盘时,是将制动盘套在车轮轮轴上,更换制动盘时就需要将制动盘沿着轮轴轴向取出,由于车轮轮轴还安装有其他机构或装置,这些机构或装置是拆卸制动盘的障碍,拆卸制动盘时不得不先将这些机构或装置拆下,因此,现有制动盘的更换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制动盘,便于拆装。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分体式制动盘,由基板及若干同心环绕基板的制动分片组成,其中相邻两制动分片之间相互拼接且各制动分片的内端分别与基板可拆卸配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制动分片为灰铸铁或树脂基摩擦片。
优选地,所述制动分片由内片体和外片体一体成型,相邻两制动分片的外片体相互拼接,所述内片体的两侧边相向缩至位于外片体两侧边所围成的扇形范围以内,所述基板侧面对应各内片体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内片体相匹配的插槽,所述基板侧面上的插槽之间留有间隔板,所述内片体经插槽插入基板并与基板可拆卸配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基板外端面上设有螺纹沉孔,各内片体的内端对应螺纹沉孔位置处设有定位孔,所述螺纹沉孔和定位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并在紧固螺栓末端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外片体的周向一侧且靠近外片体正面的位置处设有与外片体同心的第一扇形凸环,所述外片体的周向另一侧且靠近外片体背面的位置处设有与外片体同心的第二扇形凸环,所述第一扇形凸环与周向相邻的制动分片上的第二扇形凸环相向面压紧配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扇形凸环和第二扇形凸环的侧面均设有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的对中柱,所述外片体的与周向相邻制动分片上的第一扇形凸环对应位置处设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第一对中槽,所述外片体的与周向相邻制动分片上的第二扇形凸环对应位置处设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第二对中槽,所述第一扇形凸环上的对中柱匹配嵌入周向相邻制动分片上的第一对中槽,所述第二扇形凸环上的对中柱匹配嵌入周向相邻制动分片上的第二对中槽。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装置,便于拆装制动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盘式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卡钳及如上述的分体式制动盘,所述制动卡钳内具有与分体式制动盘边沿相作用的刹车片,所述分体式制动盘通过轮毂螺栓组件安装在法兰盘和轮毂之间,法兰盘安装在传动轮轴的端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