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992.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川;程冠华;任广欣;张策;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3/0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雨水 沉淀池体 溢流结构 浆砌石 砌石 延迟 水位 混凝土排水管道 混凝土排水管 沉淀结构 净化效果 排水管网 排水体系 雨水流失 自然沉降 沉淀池 保存 沉降 池壁 两层 排出 围设 海绵 连通 沉淀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包括围设形成于前置塘的末端的调蓄沉淀池体,调蓄沉淀池体的池壁由下部的浆砌石部分和上部的干插砌石部分构成,还包括连通调蓄沉淀池体的内部与外界排水体系的混凝土排水管道。利用两层砌石结构起到沉淀及过滤的作用,内侧设置有混凝土排水管可以将沉淀池内的雨水排出。延迟溢流结构布置于前置塘的末端作为沉淀结构时,水位不高于下部浆砌石结构时雨水将保存在前置塘中进行自然沉降与调蓄,当雨势较大,前置塘中保存的雨水水位高于下部浆砌石结构时,雨水将通过上部干插砌石结构渗透入延迟溢流结构中进行二次调蓄及沉降,进一步加强与雨水的净化效果,减缓雨水流失速度,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雨水排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传统的道路排水设施建设过程中,多采用直排的方式将雨水直接排入附近的自然水体或排水沟渠当中,这种方式会对自然水体造成较大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雨水的浪费。
为了解决城市水体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并运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为“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意即将雨水通过海绵设施的利用,使得雨水能够得到净化及调蓄,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有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具有沉降过滤效果好,施工便捷等优点,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其包括围设形成于前置塘的末端的调蓄沉淀池体,所述调蓄沉淀池体的池壁由下部的浆砌石部分和上部的干插砌石部分构成,还包括连通所述调蓄沉淀池体的内部与外界排水体系的混凝土排水管道。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壁呈U形,与所述前置塘末端的墙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调蓄沉淀池体。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排水管道埋设在所述墙体中。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排水管道的顶标高高于所述干插砌石部分的顶标高,所述混凝土排水管道的底标高低于所述干插砌石部分的底标高。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浆砌石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干插砌石部分的高度。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浆砌石部分的高度为600mm,所述干插砌石部分的高度为500mm。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墙体采用的材料为毛石或块石。
本发明延迟溢流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排水管道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有:利用两层砌石结构起到沉淀及过滤的作用,内侧设置有混凝土排水管可以将沉淀池内的雨水排出。本延迟溢流结构布置于前置塘的末端作为沉淀结构时,水位不高于下部浆砌石结构时雨水将保存在前置塘中进行自然沉降与调蓄,当雨势较大,前置塘中保存的雨水水位高于下部浆砌石结构时,雨水将通过上部干插砌石结构渗透入延迟溢流结构中进行二次调蓄及沉降,进一步加强与雨水的净化效果,减缓雨水流失速度,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的总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