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焊丝药芯材料和焊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7120.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乔吉春;许慧敏;冯素英;信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40 | 分类号: | B23K35/40;B23K35/368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裂纹 气孔 性能 焊丝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焊丝药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金红石30‑40份、还原钛8‑12份、萤石4‑8份、钾长石3‑5份、氟化钾1‑2份、稀土硅铁3‑6份、铝镁合金3‑5份、低碳锰铁3‑5份、金属镍1‑3份、钛铁2‑3份、氧化铈3‑6份、钛酸铋2‑4份。本发明的药芯材料及焊丝适用于陶瓷衬垫焊接中,具有良好的抗裂纹、抗气孔性能,可以使熔敷金属组织得到具有优良抗裂、抗气孔性能的细晶粒针状铁素体组织。同时,净化焊缝晶粒组织使之达到抗氧化性好、熔敷金属杂质易析出从而使熔敷金属获得良好抗裂、抗气孔能力。解决了一般焊接材料无法解决的熔敷金属裂纹敏感、易出现气孔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焊丝药芯材料和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造船事业的迅猛发展,超大型船舶的建造不仅给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且对造船材料带来了挑战。为此,大型船舶船体普遍采用高强韧和大厚度钢板。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普遍采用陶瓷衬垫焊接方式。陶瓷衬垫焊接具有优异特性,使用后焊缝坚固,力学性能稳定。船体结构制造过程中,重要受力节点常有许多条焊缝要求熔透探伤。传统的焊接工艺是碳弧气刨反面清根工艺,近些年来,船体结构开始使用焊接陶瓷衬垫免清根工艺,这是一种在焊缝坡口反面敷设焊接陶瓷衬垫后在正面进行施焊,反面焊缝强制成型,使焊缝饱满、焊道整齐的焊接方法。船体结构在焊接时使用陶瓷衬垫免清根工艺的优势:
1、外观质量。传统反面气刨清根的焊接工艺决定了焊缝双面均为手工焊接,所以焊缝外观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高低。而陶瓷衬垫免清根工艺,因为陶瓷衬垫本身协助焊接工件形成熔池,并强制熔融金属根据陶瓷衬垫形状形成焊缝,与陶瓷衬垫接触的反面焊缝外观平顺美观、无缺陷、焊缝尺寸及焊缝余高尺寸稳定。
2、环境。传统的碳弧气刨反面清根工艺,因为需要使用碳弧气刨对焊缝反面实施清根操作,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作业过程中还会产生极大的噪声和弧光,附带造成噪声污染和光污染。而陶瓷衬垫免清根工艺,省掉了碳弧气刨清根工序,上述烟尘、弧光和噪声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能使钢结构加工车间内操作微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以上两点就是陶瓷衬垫清根工艺在钢结构焊接中的主要优势。陶瓷衬垫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焊接的外观,使其更加平顺美观。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粉尘和噪声的污染。这两大方面的改善有效提高了焊接的工艺性。
但是,由于制作陶瓷衬垫采用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严格控制其中的杂质含量特别是S、P含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也不能得到保证,所以在使用陶瓷衬垫焊接过程中,由于杂质的存在、有效成分不稳定等因素,焊缝极易出现裂纹和气孔影响了焊接质量。鉴于以上原因,该专利研制一种新的药芯材料组份,满足陶瓷衬垫焊接、具有良好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药芯焊丝。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焊丝药芯材料和焊丝及其制备方法,满足现阶段陶瓷衬垫焊接中对焊丝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抗裂纹、抗气孔性能的焊丝药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金红石30-40份、还原钛8-12份、萤石4-8份、钾长石3-5份、氟化钾1-2份、稀土硅铁3-6份、铝镁合金3-5份、低碳锰铁3-5份、金属镍1-3份、钛铁2-3份、氧化铈3-6份、钛酸铋2-4份。
进一步地,稀土硅铁中RE含量为28%-29%,Si含量为42.5%-43.5%。
进一步地,钛铁中金属含量为:Ti含量为37%-42%、Al含量≤8%、Si含量≤4.5%、C含量≤0.15%。
进一步地,铝镁合金中Al含量为(50±3)%、Mg含量≥47%,且Al和Mg总含量≥9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