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凝、电切功能的二合一吸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7539.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言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凯玛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9 | 代理人: | 胡薇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二合一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凝、电切功能的二合一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器头套件组;吸引器管套件组,包含若干吸引器管,每一吸引器管的头端部位可与吸引器头套件组中的任一吸引器头可拆卸连接;吸引器手持部,与吸引器管套件组中的任一吸引器管的尾端部位可拆卸连接;吸引腔道,依次贯穿吸引器头、吸引器管以及吸引器手持部内,并外接负压发生器;以及电切电凝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吸引的同时可电凝,电切和吸引,是一款以吸引为主的二合一功能多功能解剖器械;可完成隐蔽部位的止血和凝血,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多角度、长短、粗细的吸引器管可在术中更换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凝、电切功能的二合一吸引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手术解剖器械主要是:剪刀、拉钩、吸引器。这三种手术基本器械使手术部位的解剖清楚,视野清晰,加上术者灵活的手指,手术挽救了众多的外科疾病患者的生命。
对于吸引器而言,通过吸引器头连接负压发生器达到吸引目的,但是腔体的形状和功能也会影响到临床应用,一旦手术遇到特殊部位的严重粘连的血管、神经及其他脏器和质地较硬的组织,现有的吸引器头结构及功能单一,其硬度、吸力、光滑度以及头颈的弯曲度等参数都会影响操作。比如在剥离增厚的胸膜纤维板与胸壁的紧密粘连时,现有的直形吸引器不能吸到胸腔侧壁的部位,即使有胸腔镜辅助,胸腔侧壁的止血也非常困难,尤其是在脓胸手术时,开放手术侧壁止血更困难。有些隐蔽部位的手术操作不易达到,使有可能的出血得不到止血、使有些病变不能切除或者姑息切除,影响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具有电凝、电切功能的二合一吸引器,包括一组特殊形状的吸引器头及吸引管,主要用于深部手术的凝血、吸引及游离,可同时在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中使用,满足不同手术部位的需求。
本发明设计一种具有电凝、电切功能的二合一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引器头套件组,包含若干吸引器头;
吸引器管套件组,包含若干吸引器管,每一吸引器管的头端部位可与吸引器头套件组中的任一吸引器头可拆卸连接;
吸引器手持部,与吸引器管套件组中的任一吸引器管的尾端部位可拆卸连接;
吸引腔道,依次贯穿吸引器头、吸引器管以及吸引器手持部内,并外接负压吸引发生器;以及
电切电凝组件,在吸引器手持部一侧的尾端延伸出柱状金属部分,作为第一单项电极,第一单项电极通过电极线与外接电源的电切电凝主机连接供电,吸引器头的头端作为第二单项电极,贴于患者身体上的电极板通过电极线与电切电凝主机的接口连接,接触人体组织时,第一单项电极依次与第二单项电极以及电极板线路形成回路。
优选的,吸引器头采用单电极刀头,其中央设有一通孔作为吸引腔道进口。
优选的,吸引器头采用双电极刀头,外层电极刀头内嵌套内层电极刀头,其中央设有一通孔作为吸引腔道进口,外层电极刀头与内层电极刀头二者电路中间有绝缘层隔离;内层电极刀头为可伸缩刀头,外层电极刀头外壁设有滑槽,内层电极刀头外壁设有推动键,推动键嵌入滑槽,通过推动键与滑槽实现内层电极刀头往复滑动。
单电极刀头或者双电极刀头中的外层电极刀头包含环状、铲状、勺状、单侧开孔型、双侧开孔型、钝头型的电切头,双电极刀头中的内层电极刀头包含扁平刀头、带钩状刀头,任一吸引器头可分别与任一吸引管相接,构成不同的吸引器。
优选的,在吸引器头的吸引口顶端设有热敏电阻,用以测量温度。
优选的,吸引器管套件组包含若干腔体直径不相同的吸引器管。满足临床吸引不同稠厚及稀薄液体和气体的需要,稠厚的液体用管径较粗的吸引器管,稀薄的液体可用细的吸引器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未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