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7568.2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颖;何日劲;武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3/08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起磊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膜 撕裂 强度预测 脆性破坏 工程应用 经验公式 力学概念 强度破坏 数据拟合 撕裂性能 演化规律 线弹性 预测 准确率 切缝 断裂 测试 应用 分析 | ||
1.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模型;
步骤二、制备带有中心切缝的拉伸试件,分别获取不同初始切缝长度下,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撕裂剩余强度σN与初始切缝长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裂纹尖端损伤区尺寸a*;
步骤四、将织物膜材拉伸强度项ft和裂纹尖端损伤区尺寸a*代入步骤一建立的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得到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演化曲线;
根据获得的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演化曲线,进行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建立的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σN为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ft为拉伸强度项,ae为等效初始切缝长度,a*为裂纹尖端损伤区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二一、选取无缺陷的织物膜材作为被测试样品,利用被测试样品制作长条形单轴拉伸试件;
在每一个拉伸试件上制作一个中心切缝,中心切缝的初始切缝长度为2a,中心切缝的初始长度包含(0,W)范围内的不同值,W代表拉伸试件的宽度的一半;
步骤二二、将制作好中心切缝的拉伸试件,连接于单轴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拉伸试件夹持端受力均匀;
按位移加载方式设定加载速率,直至加载至拉伸试件发生撕裂破坏,加载过程中,记录撕裂荷载-位移曲线;
步骤二三、以撕裂荷载-位移曲线的峰值荷载作为撕裂破坏荷载PN,利用PN计算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
σN=PN/(2W)
步骤二四、重复步骤二二和步骤二三的操作过程,直至获取到所有初始切缝长度下,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
步骤二五、汇总试验数据,得到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与初始切缝长度2a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三一、将初始切缝长度2a代入公式ae=Y(ρ)2×a,将初始切缝长度2a转化为等效初始切缝长度ae,Y(ρ)是中心切缝试件尺寸修正系数;
将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与初始切缝长度2a的关系,转化为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σN与等效初始切缝长度ae的关系;
步骤三二、将σN~ae数据对绘制于坐标系中进行线性拟合,其中,线性拟合的截距为1/ft2,线性拟合的斜率为1/(a*×ft2),计算得到裂纹尖端损伤区尺寸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四一、将步骤一中建立的撕裂剩余强度预测模型无量纲化为如下形式:
式中,F=σN/ft,F为无量纲撕裂剩余强度,A=ae/a*,A为无量纲中心切缝尺寸;
步骤四二、将无量纲撕裂剩余强度与无量纲中心切缝尺寸绘制于对数坐标系中,得到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演化曲线;织物膜材撕裂剩余强度演化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5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盘管式压缩空气换热系统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前保险杠检具快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