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及其防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7887.3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宫中昊;于辉;程龙军;单晓雯;尹树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17/10;F04D25/06;F04D27/00;F04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徐秋燕;王正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离心 通风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其包括叶轮、机壳、传动组件和防爆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轴承和联轴器。该防爆离心通风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的防爆方法,其包括:分别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监测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当第一阻火组件或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时间达到其相应的安全燃烧时间的45~55%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关闭防爆离心通风机的供气。本发明通过设置阻火组件,阻断火焰传播,从而降低爆炸性环境下离心通风机燃爆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及其防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VOCs治理工程中,废气的收集运输是该工程的治理源头,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也与正确安全的收集方式密切相关。由于装置内输送的介质为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混合气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内,属于易燃易爆的潜在爆炸气体环境,此类长时间连续存在的潜在爆炸环境被定义为最高等级的0区危险场所。
离心通风机作为混合气体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前的爆炸0区抽气设备,若通风机内部产生有效火花,被点燃后不仅会引起风机内部的爆炸,更会向外部传播,一方面导致后端油气回收装置起火爆炸,另一方面造成连通罐区的管道发生回火,招致更大的危险。由此可见该类通风机一旦点燃爆炸将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要保证其防火防爆特性,确保用于VOCs处理的整体防爆风机设备研发对保证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防爆通风机仅仅关注电机防爆,对风机本体发生危险后的防护措施考虑不足,亟需此工况下整体防爆风机的研发和制造。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及其防爆方法,从而提高现有防爆离心通风机在潜在爆炸性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其包括叶轮、机壳、传动组件和防爆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轴承和联轴器。该防爆离心通风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阻火组件包括第一阻火芯和第一法兰对,第一法兰对的一端与机壳的进风口相连接;第二阻火组件包括第二阻火芯和第二法兰对,第二法兰对的一端与机壳的出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法兰对和第二法兰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波形管。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阻火芯和第二阻火芯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铂铑热电偶或钯铑热电偶。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壳能够承受的最大爆炸压力为0.8~1.2MPa。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壳的内壁设有衬层。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衬层由铜、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制成。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衬层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在机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轴设有迷宫式干气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的防爆方法,该防爆离心通风机包括叶轮、机壳、传动组件和防爆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轴承和联轴器,该防爆方法包括:分别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监测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当第一阻火组件或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时间达到其相应的安全燃烧时间的45~55%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关闭防爆离心通风机的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失败报告的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光学膜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