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绿化墙自动种植养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7986.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涛;罗利斌;阮瑞涛;冯志广;卢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春涛国际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6;A01G31/02;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绿化 自动 种植 养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绿化墙自动种植养护装置,包括支撑框、种植模框和主流管,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形成有设备腔,设备腔的上方垂直并列加工安装腔,本发明采用安装腔和种植模框配合进行定位安装,由纵滑台和纵滑槽配合进行导向,即可由支撑框进行支撑,并通过横滑台和横滑槽配合,将压板与种植模框配合,即可对基质腔进行封装,结构更加稳定,并且便于安装拆卸,从而种植孔对绿化植株进行定位种植,并由生长基质填充基质腔;采用螺套与支撑框螺纹配合,并与阶梯孔轴孔配合,将主堵头和副堵头连通密封,有效地保证管路的气密性,同时对种植模框进行定位,即可对种植模框进行固定,更加方便种植模框的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绿化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绿化墙自动种植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绿化面积锐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植物生长不利,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为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满足城市发展,增加建筑垂直绿化,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垂直绿化墙大多采用模板进行种植,往往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固定式封装不便安装拆卸,后期维护也是极为不便,并且植株的养分大多采用水管浇洒或者喷灌,极为浪费,并且植株的养分获取不均衡,植株的生长发育相应地出现较大的偏差,严重影响绿化墙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绿化墙自动种植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绿化墙自动种植养护装置,包括支撑框、种植模框和主流管,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形成有设备腔,设备腔的上方垂直并列加工安装腔,并在设备腔的前侧设置封盖,并且封盖与支撑框通过螺栓连接,同时在设备腔内设置储液箱,储液箱的两侧设置水泵,并与储液箱底部两侧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种植模框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种植模框内形成有基质腔,并在种植模框的前侧端面加工种植孔,并与基质腔连通,同时在安装腔底部两侧的内壁加工纵滑台,种植模框的两侧端面加工纵滑槽,并与纵滑台配合,另在种植模框的顶端设置压板,压板的两侧加工横滑台,并且种植模框顶部的内壁加工与横滑台配合的横滑槽,所述主流管设置在基质腔内,主流管的外侧设置支管,并且支管的外侧加工滴灌口,并在种植模框两侧的端面加工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主堵头,并且主堵头的内端与主流管两侧的端口螺纹连接,同时在支撑框的两侧设置螺套,螺套的内端与阶梯孔轴孔配合,并与主堵头孔轴配合,另在螺套内设置副堵头,副堵头的外端连接输送管,并与主堵头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若干个,垂直并列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模框若干个,并与安装腔对应配合,并在种植模框前侧端面的两侧设置把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共两组,对称设置在支撑框的两侧,并在输送管的顶部设置若干个分支端口,并与种植模框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堵头与螺套轴孔配合,输送管顶部的分支端与的副堵头的轴端配合,输送管的底端与水泵连通,即可由螺套和副堵头配合,对输送管的顶端进行夹持,更加方便拆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孔若干个,并分为两组,并列分布在种植模框的前侧端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管若干个,成对配合,并关于主流管对称,并且滴灌口与种植口对应,并与主流管连通,提高滴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春涛国际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春涛国际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