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8650.7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宪;陈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凤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0 | 分类号: | H01L29/40;H01L29/06;H01L29/423;H01L27/088;H01L21/8234;H01L21/28 |
代理公司: | 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导电类型 场板 终端 屏蔽栅 外延层 下层 栅极导电多晶硅 导电类型 器件元胞 上层 场氧层 外延体 氧化层 绝缘介质层 源极金属层 电场分布 分散终端 器件开关 输入电容 源极接触 终端结构 阶梯型 源极区 终端区 重掺杂 场氧 衬底 条块 金属 制作 优化 | ||
1. 一种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它包括终端区和元胞区,终端区位于器件外围且环绕着元胞区,元胞区位于SJ MOS器件的中心区,且元胞区由若干个MOS器件单元体并联而成;其特征是:
所述SJ MOS器件包括半导体基板,半导体基板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1)及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1)的上表面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左侧向下开设有元胞沟槽(3),在元胞沟槽(3)内设有氧化层(4),氧化层(4)的上表面凸出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在氧化层(4)的内部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屏蔽栅(5)和栅极导电多晶硅(8),屏蔽栅(5)位于栅极导电多晶硅(8)的下方,在氧化层(4)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阶梯型的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在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内填满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的上表面低于氧化层(4)的上表面;且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的内径呈逐级缩小设置;
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右侧向下开设有终端沟槽(15),在终端沟槽(15)内设有场氧层(16),场氧层(16)的上表面凸出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在场氧层(16)内部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下层终端场板(17)和上层终端场板(18),下层终端场板(17)位于上层终端场板(18)的下方,在场氧层(16)和氧化层(4)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阶梯型的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在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内填满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的上表面低于场氧层(16)的上表面,且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的上表面凸出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表面;
在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导电类型源极区(11)与源极接触金属(12),在第一导电类型源极区(11)与氧化层(4)的上表面设有绝缘介质层(13),在绝缘介质层(13)与源极接触金属(12)的上表面设有源极金属层(14);
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右侧上表面设有场氧条块(19),所述源极金属层(14)的右端下表面与场氧条块(19)的左端部上表面以及最左侧的场氧层(16)的上表面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屏蔽栅(5)和栅极导电多晶硅(8)之间的氧化层(4)的厚度为1000A~5000A。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层终端场板(17)和上层终端场板(18)之间的场氧层(16)的厚度为1000A~5000A。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元胞沟槽(3)与终端沟槽(15)的深度均为4~10u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槽(9)每级阶梯的高度为1~5u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源极金属层(14)和栅极导电多晶硅(8)之间通过绝缘介质层(13)隔开。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栅的SJ MOS器件终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1)、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与第一导电类型源极区(11)为N型导电时,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为P型导电;或者,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1)、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与第一导电类型源极区(11)为P型导电时,第二导电类型外延体(10)为N型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凤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凤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86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