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8768.X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柱;李大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8G18/38;C08G18/65;C08G18/69;B6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谭天;梁笑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反应 粘结 组合 利用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含聚丁二烯多元醇;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以及基团引发剂的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涉及用于化学结合非极性硫化橡胶和极性聚氨酯材料的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橡胶是通常通过将使用硫的网络结构引入由二烯单体获得的高分子体系中来实现弹性的橡胶。由于硫化橡胶的弹性、耐久性及经济性优秀,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轮胎、辊、鞋底和汽车零件等的材料。
在将这种硫化橡胶用于汽车零件、轮胎、鞋等的各种产品的情况下,它受限于用单一材料满足所需的性能,必须与其他材料零件一起复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粘结剂进行粘合。
硫化橡胶的原料有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等,大多数具有极性低的非极性特征。
另一方面,用于弥补硫化橡胶的缺点的材料通常是诸如极性高的聚氨酯的材料。在使用为了粘合这些材料和硫化橡胶而利用表面的物理结合的普通粘结剂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实现所需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即使在苛刻条件下,也可以使粘合诸如硫化橡胶之类的非极性弹性体和诸如聚氨酯之类的极性弹性体的部件保持粘结力。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利用上述粘结组合物来化学键合用于硫化橡胶轮胎的胎面和聚氨酯材料的橡胶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包含聚丁二烯多元醇;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以及基团引发剂。
其中,上述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可包含90至95重量份的上述聚丁二烯多元醇、5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上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上述基团引发剂。
而且,上述聚丁二烯多元醇可以为选自由顺式-1,4-聚丁二烯多元醇、反式-1,4-聚丁二烯多元醇、1,2-聚丁二烯多元醇及端羟基聚丁二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而且,上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可以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或芳香族硫醇化合物。
而且,上述基团引发剂可以为选自由光引发剂、过氧化物引发剂及偶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S1步骤,在用于轮胎胎面的硫化橡胶的表面涂敷粘结组合物;S2步骤,在上述粘结组合物上形成聚氨酯预聚物;以及S3步骤,对上述S2步骤的产物进行加热,并且上述粘结组合物为前述的本发明的无溶剂反应型粘结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结组合物包含可与非极性硫化橡胶化学键合的聚丁二烯多元醇、可参与极性聚氨酯材料形成的硫醇化合物,因此在硫化橡胶与聚氨酯间的界面可通过化学键合来实现高粘结力。
并且,与现有的粘结组合物不同,由于不包含有机溶剂,因此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聚丁二烯多元醇(Hydroxyl terminatedpolybutadiene,HTPB)和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通过基团引发剂(HS-CH2CH2OH)发生硫醇-烯链接反应的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硫醇化合物的硫醇基与聚氨酯预聚物的化学反应来形成聚氨酯的反应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包含羟基的化合物与聚氨酯预聚物的化学反应来形成聚氨酯的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8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装置唤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