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9576.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简磊;姜元臻;顾晓扬;汪晓军;邓翠兰;郑静宜;郭训文;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薛鹏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生活 污水 厌氧氨 氧化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预先设置一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处理系统,其包括反硝化装置、亚硝化反应装置、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总氮检测器、回流装置,该方法包括启动阶段、运行阶段;
所述启动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向反硝化装置填充体积份数为30%至40%的沸石,然后再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用添加有硝氮的生活污水驯化为反硝化污泥;
(12)、向亚硝化反应装置填充体积份数为30%至40%的沸石,然后再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用氨氮水溶液驯化为亚硝化污泥,使获得的出水的亚硝氮转化率大于80%;
(13)、向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填充亲水性材料,所述亲水性材料用于厌氧氨氧化菌的挂膜,用亚硝氮和氨氮的质量浓度比例为1.1至1.3培养的出水出现硝氮的稳定积累时,装置启动;
所述运行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21)、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反硝化装置,通过反硝化菌利用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还原回流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为氮气,同时降低化学需氧量和总氮;
(22)、反硝化装置出水的44%直接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装置出水的56%进入亚硝化反应装置,通过控制亚硝化反应装置的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使氨氮被氧化为亚硝氮,发生短程硝化反应;
(23)、亚硝化反应装置的出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利用总氮检测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进出水总氮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的10%-100%为回流水,所述回流水通过回流装置回流至反硝化装置,另一部分出水进入消毒池,回流至反硝化装置的回流水和原生活污水混合,最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总氮控制在20-23mg/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反硝化反应器反硝化出水的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述反硝化反应器反硝化出水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小于生活污水的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反应装置出水占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装置进水的53%至5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反应装置的温度为23℃至28℃,溶解氧为0.5mg/L至1mg/L;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装置的温度为25℃至35℃,保持厌氧状态。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总氮进水为40mg/L,出水为5mg/L时,所述回流水的回流量控制为100%;
当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总氮进水为30mg/L,出水为5mg/L时,所述回流水的回流量控制为50%;
当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总氮进水为25mg/L,出水为5mg/L时,所述回流水的回流量控制为10%。
6.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氨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反硝化装置、亚硝化反应装置、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回流装置、出水管、旁路电动水阀、第一电动水阀、第二电动水阀、控制机构、二个总氮检测器、消毒池,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硝化装置的下端连通,所述反硝化装置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动水阀、旁路电动水阀与所述亚硝化反应装置、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下端连通,所述亚硝化反应装置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水阀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下端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回流装置、出水管与所述反硝化装置的下端、消毒池连通,二个所述总氮检测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旁路电动水阀、第一电动水阀、第二电动水阀、回流装置、总氮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95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