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0731.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尚瑞;陈志杰;田宇;吴一梅;荆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3/00;F25B13/00;F28F19/01;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蒸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补气带液,需要大幅降低闪蒸器有效容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闪蒸器包括缸体,缸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供冷媒流通的通道,闪蒸器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缸体顶部插入并使出气管的内部端口位于过滤组件上方,并且出气管的内部端口偏离通道。本发明的闪蒸器,通过过滤组件的作用可过滤汽液两相冷媒,有效减少出气管吸入汽液两相冷媒,降低补气带液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出气管的内部端口偏离通道设置,可避免少量汽液两相冷媒进入过滤组件上层时马上被吸走,进一步降低补气带液风险,提高闪蒸器的容积利用率以及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北方煤改电项目的推广应用以及采暖需求市场的不断增长,采用双级压缩中间补气增焓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产品已经成为北方空调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中间补气增焓的结构部件主要有闪蒸器、经济器。闪蒸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且可兼具储液器功能而得到较多应用。
目前使用的闪蒸器结构类似于储液器,在双管制储液器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出气管用于补气增焓。如专利CN202470553U所述,闪蒸器包括缸体、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出气管。其中,进液管、出液管插入到缸体底部,出气管则仅仅插入缸体10~20mm左右。
实际使用中,因通过进液管进入闪蒸器的均为汽液两相冷媒,汽态冷媒上浮过程中会增加缸体内的液体扰动以及液面波动,且在冷媒循环流量较大的时候会导致闪蒸器冷媒液面上部存在大量的汽液两相冷媒,汽液两相冷媒高度相当于纯液态冷媒的50%甚至更多。当上述汽液两相冷媒接近或淹没出气管管口时,就会导致补气带液。因而在实际设计中,一般需要控制各种工况下闪蒸器内的纯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这导致了闪蒸器有效容积的大幅降低。
因此,对闪蒸器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闪蒸器的有效容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补气带液,需要大幅降低闪蒸器有效容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闪蒸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供冷媒流通的通道,所述闪蒸器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缸体顶部插入并使所述出气管的内部端口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上方,并且所述出气管的内部端口偏离所述通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闪蒸器还包括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所述第一液管和所述第二液管通过所述缸体顶部插入至所述缸体底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管的内部端口距离所述缸体顶部的距离为10~20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组件固定于所述缸体的2/3高度处到所述出气管的内部端口之间的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隔板和滤网,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滤网与所述隔板彼此贴合,且所述滤网至少覆盖在所述通孔上,以使覆盖有所述滤网的所述通孔形成用于供冷媒流通的通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缸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过滤组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缸体内设置有至少两层所述过滤组件,并且至少两层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所述通孔和/或所述滤网彼此错开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板至少在位于所述出气管内部端口正下方至少两倍所述出气管直径的区域内未设置所述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0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