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1023.9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雅宏;仕田原一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D01D5/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张青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纺纱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在纤维截面设置有精致的图案的复合纤维进行制造的复合纺纱装置。该复合纺纱装置按顺序配置有分配板(1)、整流板(2)以及具备喷嘴(3)的喷嘴板。整流板(2)具备用于将从分配板(1)供给的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喷出的多个第一筒状流路(4、4、4…)、和用于将从分配板(1)供给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喷出的多个第二筒状流路(5、5、5…)。在整流板(2)的喷出面设置有多个槽。多个第一筒状流路的各喷出口配置于第一槽(6)中,多个第二筒状流路的各喷出口配置于第二槽(7)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从第一槽(6)和第二槽(7)向喷嘴(3)流下,在喷嘴(3)进行纺纱从而获得复合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在截面设置任意的文字、图形等图案而得的纤维进行制造的复合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纤维截面设置任意的图案,且将其作为识别标志使用(专利文献1)。若在纤维截面设置识别标志,则存在能够以不对纤维制品表面施加任何的损伤、附加的方式识别纤维制品或者作为一部分而包含纤维制品的制品的优点。例如,能够识别是正品或仿冒品。另外,作为条形码的替代,能够识别制造年月日、制造场所以及制造者等。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所涉及的纤维的制造方法记载有利用海岛型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的方法,在实施例2(专利文献第1、3页右下栏第9行~第4页左上栏第10行)中记载有以下这样的方法。即,作为岛成分使用尼龙6,作为海成分使用聚丙烯,使用图1所示的喷丝板进行复合熔融纺纱的方法。具体而言,在喷丝板的喷出面20中,将岛成分的喷出口21配置为T字状,将其余的喷出口作为海成分的喷出口22进行复合熔融纺纱,在纺纱后通过将岛成分染色,由此获得在截面设置T字而得的纤维。在所涉及的方法中,岛成分的喷出口21尽可能地接近,即,在开孔加工中必须尽可能地接近(专利文献第13页右下栏末行~第4页左上栏第2行)。这是由于,若岛成分的喷出口21远离,则T字局部断开,或T字中产生缩颈、凹凸,无法成为精致的T字的形态。然而,在开孔加工中使岛成分的喷出口21接近是存在极限的,难以在纤维截面设置精致的图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74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在纤维截面设置有精致的图案的复合纤维进行制造的复合纺纱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为:在复合纺纱装置设置整流板,设计该整流板的高分子聚合物喷出面的形态,由此解决上述课题。即,第一发明涉及复合纺纱装置,其在喷嘴的正上方配置有整流板,上述复合纺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整流板具备:多个第一筒状流路,它们用于喷出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多个第二筒状流路,它们用于喷出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在该整流板的喷出面设置有多个槽,该多个第一筒状流路的喷出口配置于第一槽中,该多个第二筒状流路的喷出口配置于第二槽中。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式为:在复合纺纱装置设置整流板和开孔薄板,使整流板的高分子聚合物喷出口与开孔薄板的特定的孔区域临近,由此解决上述课题。即,第二发明涉及复合纺纱装置,其在喷嘴的正上方按顺序配置开孔薄板和整流板,上述复合纺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整流板具备:多个第一筒状流路,它们用于喷出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多个第二筒状流路,它们用于喷出第二高分子聚合物,上述开孔薄板具备:包围上述多个第一筒状流路的喷出口的第一孔区域;和包围上述多个第二筒状流路的喷出口的第二孔区域。
若使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复合纺纱装置进行纺纱,则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在多个第一筒状流路中流动,在整流板的喷出面且在第一槽中沿着槽的形态扩展,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在多个第二筒状流路中流动,在整流板的喷出面且在第二槽中沿着槽的形态扩展。因此,即便多个第一筒状流路间以及第二筒状流路间远离,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也分别在第一槽中和第二槽中扩展,因此不会有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断开、产生缩颈、凹凸的情况。即,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成为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形态,在喷嘴流动且被纺纱,因此能够使通过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精致的图案显现于纤维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芯气密检测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