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1696.4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清;陈浩;陈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服 系统 异常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微服务链集合中生成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预测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微服务链模式内的微服务的属性;以及基于所预测的微服务的属性,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其中,所述微服务链指示所述微服务系统内的微服务在预定时段内的调用关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微服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微服务是一种将应用分离为多个单独服务的架构。每个微服务针对应用的小功能独立工作,并位于不同的容器中。微服务部署在不同的容器和机器中,它们通过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进行通信以提供完整的功能。容器是打包代码及其所有依赖关系的软件的标准单元,因此应用可以从一个计算环境快速可靠地运行到另一个计算环境。容器化的微服务架构使松散耦合的应用的每个模块易于维护,并且对于动态服务量更具弹性。容器化微服务架构得益于其高可维护性的优势,已成为应用部署的主流策略。容器化微服务被公司普遍用于提供各种内部应用和公共服务。
当前,用于容器化微服务的许多安全增强机制为每个容器制定规则和策略来控制每个容器的访问、资源和行为,或者为整个微服务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来跟踪系统中的所有微服务。随着微服务系统包含的微服务的越来越多,这两种方法显示出了不足之处,具体地,对于大型微服务系统而言,为每个容器制定规则和策略是困难的且增加了系统的负载,而为整个微服务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来跟踪微服务是费时、易出错且不易维护和更新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微服务链集合中生成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预测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微服务链模式内的微服务的属性;以及基于所预测的微服务的属性,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其中,所述微服务链指示所述微服务系统内的微服务在预定时段内的调用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链模式挖掘模块:从微服务链集合中生成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属性预测模块:预测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微服务链模式内的微服务的属性;和异常检测模块:基于所预测的微服务的属性来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其中,所述微服务链指示所述微服务系统内的微服务在预定时段内的调用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微服务系统的异常检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其上具有指令的非暂时性存储器,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从微服务链集合中生成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预测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微服务链模式内的微服务的属性;以及基于所预测的微服务的属性,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其中,所述微服务链指示所述微服务系统内的微服务在预定时段内的调用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从微服务链集合中生成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预测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链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微服务链模式内的微服务的属性;以及基于所预测的微服务的属性,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其中,所述微服务链指示所述微服务系统内的微服务在预定时段内的调用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字节跳动有限公司,未经字节跳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