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冗余电机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1846.1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樊峰涛;张博;黄剑;杜春洋;张善;张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5/16;H02K5/22;H02K5/04;H02K5/10;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冗余 电机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冗余电机,其为电磁场双移的六相冗余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前端盖和后端盖设有轴承,其用于容置转轴、冗余定子组件、冗余转子组件和隔磁件;
转轴(2),其两端穿设在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轴承上,其轴肩两侧分别固定冗余转子组件;
冗余定子组件(3),其分别固定于壳体内,冗余定子组件(3)的定子绕组相互独立,电机的两个驱动桥能单独控制;
冗余转子组件(4),其连同转轴穿入定子组件,并分别位于冗余定子组件内;
隔磁件(5),其固定在冗余转子组件之间的转轴上,其适用于隔离冗余定子组件和冗余转子组件间磁场;
其中,冗余定子组件相差第一预设机械角度或第一预设电气角度,冗余转子组件之间相对位置相差第二预设机械角度或第二预设电气角度,冗余定子组件(3)彼此形状、尺寸和结构相同,冗余转子组件(4)彼此形状、尺寸和结构相同;
所述冗余转子组件(4)包括:
转子电磁转换件(4.1),其由多个形状、尺寸和结构相同的转子冲片边缘对齐层叠形成,各转子冲片其截面为正多边形,其截面中心形成有供转轴(2)穿过的转轴孔(4.1.1);
多个磁体(4.2),各磁体形状、尺寸和结构相同;
转子支架(4.3),其为仅具有底面的空心柱体,该底面为环,其外周侧壁上等间隔固定各磁体(4.2),其内固定转子电磁转换件(4.1);
多个固定部A(4.1.1.1),其形成在转轴孔(4.1.1)内侧壁上,其适用于增强冗余转子组件(4)与转轴(2)之间的紧固力;
多个固定部B(4.1.1.2),每个固定部B(4.1.1.2)由各转子冲片正多边形各内角处的凹部或凸部层叠形成,其适用于将电磁转换件与转子支架(4.3)连接固定;
多个通孔A(4.1.2),围绕转轴孔(4.1.1)设置,其适用于调节转子磁路;
多个固定部C(4.3.1),其形成在转子支架柱体内周侧壁上,其适用于与固定部B(4.1.1.2)配合使转子电磁转换件(4.1)与转子支架(4.3)连接固定;
固定部B(4.1.1.2)是底部宽度大于等于槽口宽度的条形凹部,固定部C(4.3.1)是顶部宽度大于等于底部宽度条形凸部;
磁体(4.2),其是顶面为弧面的的长方体,该磁体(4.2)的顶面与转子支架(4.3)主体外侧面内切;
多个固定部D(4.3.2),其形成在转子支架柱体(4.3)外周侧壁上,每个固定部D(4.3.2)内固定一个磁体(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电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预设机械角度和第二预设机械角度是15度,第一预设电气角度和第二预设电气角度是3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电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
主体(1.1),其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沿(1.1.1),每个第一凸沿(1.1.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1.2),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1.1.3),每个第二凸沿(1.1.3)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1.1.4);
前端盖(1.2),其盖装在主体(1.1)前端口,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1.2.1),其中心设有第一安装孔(1.2.2),第一安装孔(1.2.2)内安装有第一轴承(1.2.3),每个第三凸沿(1.2.1)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2.4),多个第四通孔(1.2.5)形成在前端盖上;
后端盖(1.3),其盖装在主体(1.1)后端口,其中心设有第二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1.3.1)内安装有第二轴承(1.3.2),其上设有多个围绕第二安装孔(1.3.1)布置的第五通孔(1.3.3)和第六通孔(1.3.4),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四凸沿(1.3.5),每个第四凸沿(1.3.5)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1.3.6);
其中,前端盖(1.2)盖装在主体(1.1)前端口,第一通孔(1.1.2)和第三通孔(1.2.4)位置对齐供第一锁固件穿设,第一锁固件将后端盖(1.2)和主体(1.1)固定连接;
后端盖(1.3)盖装在主体(1.1)后端口时,第二通孔(1.1.4)和第七通孔(1.3.6)位置对齐供第二锁固件穿设,第二锁固件将后端盖(1.3)和主体(1.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8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TaARF12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不影响车辆通行的维修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