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1939.4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陈威;曹汉;宁萌;李可;顾杰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76 | 分类号: | B29C64/176;B29C64/20;B29C64/209;B29C64/307;B29C64/321;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32228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机构 喷头主体 耦合控制系统 连续纤维 喷头机构 驱动机构 散热风扇 送料管路 剪切刀 打印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喉管 功能化设计 纤维连续性 打印路径 风扇支架 间隔设置 快速接头 力学性能 纤维零件 喷嘴 复合材料 安装槽 成型件 风扇叶 加热环 连接件 散热片 伸入 对称 制造 规划 | ||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刀(1)、驱动机构、喷头机构和耦合控制系统,所述喷头机构包括散热风扇(2)和喷头主体(3),所述散热风扇(2)包括风扇叶(201)和风扇支架(202),所述风扇支架(202)通过若干个紧固螺钉(302)与喷头主体(3)的一侧表面螺接,于喷头主体(3)与散热风扇(2)的连接处、在喷头主体(3)的表面上均匀开设若干条散热槽(303),所述散热槽(303)将喷头主体(3)的表面切割形成若干片间隔设置的散热片(301),于所述喷头主体(3)上对称设置两条送料管路,所述送料管路包括喉管(4)、连接件(5)、加热环(6)、喷嘴(7)和快速接头(8),于喷头主体(3)的顶部固接快速接头(8),于喷头主体(3)的底部设置喉管(4),所述喉管(4)通过连接件(5)与加热环(6)相连,于加热环(6)的下方设置喷嘴(7);
自喷头主体(3)的一侧向内开设贯穿同侧送料管路的安装槽(304),于所述安装槽(304)的同侧设置剪切刀(1),所述剪切刀(1)为L型结构,剪切刀(1)的一侧连接驱动机构,剪切刀(1)的另一侧伸入所述安装槽(30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刀(1)包括刀身(101),于剪切刀(1)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一侧、在刀身(101)上开设若干安装孔(102),于剪切刀(1)伸入安装槽(304)的一侧、在刀身(101)的端部设置刀刃,所述刀刃为正向锐角刀刃(103)或反向锐角刀刃(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8)通过贯穿喷头主体(3)的管路连接喉管(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驱动机构(9)、直线驱动机构(10)、齿传动机构(11)、凸轮驱动机构(12)或曲柄滑块机构(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驱动机构(9)包括气缸缸体(901)、气缸导轨(902)和气缸动子(903),所述气缸动子(903)的一侧与刀身(101)固接,气缸动子(903)的另一侧通过气缸导轨(902)连接气缸缸体(90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0)包括直线驱动定子(1001)、直线驱动动子(1002),所述直线驱动动子(1002)的一端与刀身(101)固接,直线驱动动子(1002)的另一端插接于直线驱动定子(1001)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传动机构(11)包括齿条(1101)、齿轮(1102)和圆周旋转电机(1103),所述齿条(1101)的一端与刀身(101)固接,齿轮(1102)与齿条(1101)相互啮合,于所述齿轮(1102)的中心开设通孔,圆周旋转电机(110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与齿轮(1102)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机剪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驱动机构(12)包括导向架(1201)、弹簧(1202)、凸轮(1203)和圆周旋转电机(1103),所述弹簧(1202)通过导向架(1201)安装于喷头主体(3)与刀身(101)之间,于凸轮(1203)的中心开设通孔,圆周旋转电机(110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与凸轮(1203)配合,所述凸轮(1203)的侧面靠接于刀身(101)外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9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